初一年味精彩

时间:2024-02-08 04:02:08 作者:薇儿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它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优秀作文范文的积累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年味初一作文

龙兴村是陆河县东坑镇新东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共有110多户,760多口人。

还没过年,店老板已经批发好了许多年货供村民挑选,勤劳的店主还会自己骑着摩托送货上门。

鸡档,猪肉铺挤满了人,村民们开开心心,买完年货后,大扫除起来,家里,外面一处都不放过扫得干干净净。

年三十前,各家各户总会早早包起叛、酿豆腐准备祭拜公太,到了年三十,人们贴起春联辞旧迎新,拜完公太、龙兴师队就会舞着着金师上门拜年,讨个红包,村民们也会很慷概的给他们,因为这意味着好兆头。

到了晚上,人们都会把桌子摆在电视面前,在上面摆满可口的饭菜,饮料,接着一家人开开心心,吃着团圆饭看央视春晚,小孩子哪喜欢看这种东西,早早就结着群跑出去,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小店里买一大袋一大袋鞭炮,一晚上噼里啪啦,孩子们玩得也是不亦乐乎。

到了初四,也就是村民最开心的时候,上午民俗迎王爷,下午,在村里的大广场摆上120桌,一场千人宴就此开始。

到了晚上七点半,村里福首自行举办的村晚接着千人宴继续进行,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好看,让人不会感到困意,结束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初五拜王爷,拜完后就是民俗“王爷游春”,接着舞起龙来,一整条长队伴随着王爷,晚上晚会照常进行,节目还是依旧的精彩,结束时还放起了烟花,瞬间将人们的情绪拉向高潮。

农村年味,乡土文化,雅俗共赏,文明先行!

年味初一作文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的家乡味,从我的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就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的桂花香。爷爷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里挤出来,从未掩好的窗户里钻进屋里,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的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的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的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的,那就是它最香的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里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里的有时香的冲鼻,花朵也没有城里的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里臭烘烘的,阴冷的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的童年回忆。草棚里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的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的鸡从草棚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的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的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的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的饭菜的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的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就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的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的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的眷念。

家乡味,这就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闻过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的家乡味。

年味初一作文

新年,让人想念的不仅是那熟悉的鞭炮声,更是那魂牵梦绕的年味。

大年三十的早上,大家都早早的起了床,出门就能看到大伯拿张小板凳坐在坪里,用柴火熏腊肉腊肠;大伯妈,二姐和弟弟围在火炉旁包饺子;姑姑和奶奶在石阶旁杀鸡刮毛一会儿用开水烫,一会儿用手拔,二伯妈和二伯在厨房里忙着蒸蒿菜粑粑,还有哥哥们正撸起袖子在村口打糍粑呢。人们都在为晚上的年夜饭不亦乐乎地忙活着。

在叮叮当当的的碰撞声中,在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打闹声中,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太阳拉下了它的帷幕,却揭开了年夜的序幕。

晚上八点,当所有人汇聚一堂时,长辈们会悄悄将我们这些晚辈拉到一旁,避开父母,塞给我们一个红包,祝福我们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这是我们这些晚辈在这个夜晚品尝到的第一个年味,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纸红包,这份心意总能是我们感受到满满的温暖。

送完红包,开始看春晚,看语言类的节目时,会因为节目的情节而哈哈大笑,而看表演类节目时会大家会互相讨论节目中的笑点与“梗”。在讨论与欢笑中,我们仿佛丢去了一年工作学习的劳累,丢去了之前在生活中的消极,抛开了考试成绩,工资,对象等烦杂的问题,有的只是喜悦与兴奋,只是与家人好好享受这一刻。尽情的`欢笑,家人不会嫌弃你的笑不是一笑倾城,讨论时,我们可以尽情抒发观点,家人不会因为你的直白而给你白眼。这时,我们又品尝到了那包容的年味儿。

春晚一过,饭菜一上,年夜饭开始了,老的给少的夹,少的又给老的夹,来来回回,这不是客气,这是爱意。大家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嘴却还不肯停下来,嘟嘟囔囔的说着“只有自家人才懂的话”这一来,大家伙儿可都真实地品尝到了年味啦。

年味,是那样复杂,而又那样简单。可以让每个人日思夜想,却有如此容易得到。

不一样的年味初一精彩作文

小时候,我总爱去越王城山凑热闹。特别是临近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边唱一边跳,有浓浓的年味,更有浓浓的人情味儿。大树上挂着红彤彤的灯笼,配合着小孩放鞭炮的欢笑声,又增添了几分喜气,但是我却对一个破烂的糖人小摊产生了兴趣。

卖糖人的是一个背着布包的老人,小摊上放着冒着热气的糖与一块干净的板,一旁的小桌上有一个“十二生肖”的转盘,各种生肖的式样早已被老人插在了横放的木桩上。我的手一挑指针,它便飞快地转动起来,最终指向了“龙”。老人笑了笑,便拿起了插在糖中的勺子,勺子足有半个手掌那么大,那流下的一根根“线条”却是那样细腻流畅。我的眼神跟着那“神笔”移动着,这条龙开始有了长又卷的胡须,有了两排密密麻麻的足,又有了闪闪发光的鳞片,看似调皮但又不失威武。这种年味儿,吃在嘴里是甜甜的,这是物质中的年。

现在的城山广场上,已然不止这些小小的糖人了,更多透露的是属于家乡的文化。城山上开启了不同时代的交流:祭春典礼。来自各地的人们穿着汉服,仿佛融入了那悠悠历史之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古代角色:有神采奕奕的侍卫,自然有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端庄大气的妃子,自然有英俊潇洒的亲王;有清廉正直的文武大臣,还有庄重肃穆的越王……所有游客好像梦回了越国,体验了一次古时的春节。

这种年味儿,是文化中的年,是跳跳糖般的,令人惊喜不断的。不仅让人们在“穿越”的时光中感受到了湘湖的热情,也体会到了萧山的悠久历史。这种年味,更是值得所有人一起分享的,值得我们保存的。比起热闹的气氛,现在人们仿佛更注重这些文化,属于世界的文化!

从物质中的年,渐渐转变为文化中的年,虽然,这是不一样的年味儿,但是,带给我们的都是对新一年的企盼!

年味初一作文

家乡吸引人的不只是那秀丽的风光,还有每年只有一次的浓厚的年味。

新年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仿佛人们还在回味上次的的年味时,下一次的新年又在时光的催促中到来,于是人们又开始忙碌着准备新年的庆祝了。

年味总是洋溢着喜庆的味道,无论是从孩子眼角荡漾的笑意还是老人们咧开的嘴角无不是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火红的衣服,大红色的春联以及通红的灯笼为凛冽的寒冬带来了暖意,一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了,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当夜幕降临,丝丝缕缕氤氲的炊烟升起时,新年最重要的一部分——年夜饭就开始了,当一盘盘美味的佳肴端上桌子时,让人食指大动,味蕾,鼻尖萦绕的是新年的味道。孩子们在吃完饭后点燃了鞭炮,一时绚烂的烟火照亮了夜空,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混杂在空气中,连大人也加入了进来,热热闹闹的欢笑声荡漾在天地间。

烟花落幕,人们围在火炉旁守起了夜,聊起了家常,老人好不容易见到子女们,心中的话自然如河水般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嘘寒问暖之下,时间过得飞快,大概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才是真正的年味吧。

拜年自然也是新年的重头戏,人们裹挟着礼物到亲朋好友家拜访做客,人人脸上都挂着笑意,孩子们也在串访中收到了他们最想收到的红包,礼尚往来之下,新年也在悄然落幕。

年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荡漾在人们的心间,或许这中带有独特气息的味道才是人们最为欢迎的吧。

初一不一样的年味精彩作文

我问爷爷,爷爷说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是年。

我问爸爸,爸爸说一家人能团圆就是年。

我的年味是?

爷爷的年味,是一年到头全家吃的那一碗肉,每人都可以沾沾肉气,润一润那时常挨饿的胃;是盼着能够穿上哥哥们换上新衣新裤后不打补丁的旧衣旧裤,能穿上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是长辈们围着火炉,喝着那为数不多的包谷酒,述说着来年会更好。

爸爸的年味,是围着柴灶,看着母亲炖土鸡、炸酥肉、烧猪头、煲猪脚时的欣喜,享受随时可以试菜的口福;是邻居们聚在一起打糍粑,有说有笑的热闹场景:壮年们挥舞着粑锤,把糯米打粘,妇女们把粘好的米用灵巧的手揉成苹果大小的米团子后,均匀的放在木桌上,再在上面倒盖一张大小相同的木桌,这时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飞上去,使劲地踩压,直到把米团挤成又扁又圆的糍粑才肯罢休;是早早穿上新衣,准备好口袋,约上伙伴,带上小狗,二十几个孩子呈一字排开,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在田野乡径小路上,到村里的每家每户拜年,齐齐地给长辈们作揖,道声新年发财!长辈便笑盈盈地给小辈们分发自家产的瓜子和花生时的喜悦。

我的年味,是品尝妈妈烹制麻辣牛肉干、卤香鸡脚、铁板鱿鱼和清蒸龙虾的美味;是和爷爷爸爸一起写春联、贴春联、挂灯笼时的幸福;是一家子吃团圆饭时的和睦融洽;是全家人在一起看春晚时的笑声;是在万家灯火时,观赏绚烂烟花绽放美丽夜空时的其乐融融;是春运一票难求中包含的乡愁;是在微信上和同学朋友,老师家人互动,互送温暖与祝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

不一样的年,不一样的味,无论什么样的味,那味里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年味初一作文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爆竹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过年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

年味初一作文

在大春节的舞台上,烟花齐放,热情高涨;欢聚一堂,举杯祝福。新年的到来,送去了往年的尘埃,接待着新的开始,人们定下新的目标和挑战,为此奋斗着。每当过年,妙不可言的年味总勾引着我通往新年的光明大路上。可正当过年时,我又暗自思忖:年味究竟是什么呢?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安详喜悦吗?是“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的热闹辉煌吗?也许,这些都是。可为什么年味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知道短暂的春节结束,我知道了答案。

由于科技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幼儿还是老人,都换上了智能手机。每逢佳节,许多人便成了“低头族”,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手机屏幕,比往常的注意力更集中,眼睛睁的更大。软件不断开发,微信红包的到来令我们欢呼雀跃。每个红包的发送,令我们激动万分。使我们成为了游隼,一发现目标,瞬间锁定,一触即发,眼疾手快,手到擒来。发红包的持续时间甚是长久,在除夕夜里,可从傍晚持续作战到凌晨。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精神过于集中,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什么也不知道。因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的年味就因此失落了。我们全都驻足痴望于手机,沉浸于手机的世界里。

今年,最浓郁的年味诞生在图书馆。一大早,图书馆里就已坐无虚席。前来借阅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据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假期里无论是人流量还是借阅量都比平时高出两三倍。图书馆里书韵飘香,人文昌端,成了我市最浓郁的年味。

前段时间,我看过一篇新闻,上面报道说:某国在春节假期里身穿唐装,向人们演绎着唐朝风光!我觉得,这才是一场有意义的年!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由外国去传递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只为过一场有意思的年,将失落的年味拾于我们身边!

年味初一作文

年,在我们的心中,或许是充满爱心的礼物;或许是大家团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或许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聊这一年来大大小小的琐事;或许是窗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而我认为年是亲人们相聚在一起的快乐。

在外公外婆家,他们老早就开始准备食物,为的是过年时家人团聚在一起。

以往,家里就有只几个邻居,家里时而热闹时而冷清。但到了过年的那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不少人。车子在房子前排了不少,房子里也十分热闹。“嘀嘀——”又来了。外婆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车声的方向走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的那颗泛黄的牙齿也露了出来。眼睛也快眯成一条缝。外婆便会到车窗前看看谁来了。车里的人就会下车,小孩会与她问好和拥抱,大人则会把车里的礼物送给外婆。外婆有时也会与他们聊两句。外婆就会进屋里忙活。她忙着烧茶倒水,泡芝麻豆子茶。我认为外婆泡得最好,连我妈也要一边凉快去。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情感和稀少的原因吧!

外婆这时正在做着她拿手的芝麻豆子茶,她早已准备好了材料姜、芝麻、豆子、茶叶、盐和一些工具。首先外婆拿起一块姜,把姜洗净,露出黄灿灿的果肉,如同一个经过百般擦拭的金子。她拿出一个碗,把姜放了进去,拿起一双筷子,用大的那一头对准姜的纹路,用力把姜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姜汁也随之流了出来,姜汁是白色的,姜、姜汁和筷子组成了一幅图。姜已经变得支离破散了,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她拿出杯子,把姜放入杯子里,再放入比较好的茶叶和熟了的豆子。加入滚烫的开水,同时,她把捣碎的姜倒进去。顿时,杯子里的水连同其他东西翻滚起来了。最后撒入芝麻。芝麻豆子茶的香气就这样流入了我的鼻子更流到了我的心里。香味中有芝麻的香脆,茶叶的清香,豆子的圆润与姜的辛辣。馋得我直流口水。

外婆端起茶,给每一个人。我端到茶就想喝,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喝芝麻豆子茶也是这样,滚烫的开水,摸着都烫。终于凉了些,我喝了一大口,满满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豆子的酥脆让人回味,茶水的味道只能用一个字来说,“棒!”

家人就快来齐了。一屋人说说笑笑,畅所欲言。喝着世上一级的芝麻豆子茶,看着电视,真是一段惬意的时光。年味也油然而生,所以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年味才会更浓,也会更快乐。

年“味”初一作文

城市少了爆竹的喧嚣,代之而来的是年夜饭后的冷场,走进一户人家,十人中有九人拿着手机,留下的老人孤独的看着电视,就这样,四下无言,而所谓“年味”只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纷飞的红包。有的人在朋友圈中刷着新年祝福,有的默默参与在各大平台的红包活动中,换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在享受自己的年夜。

这种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十分常见,青壮年们默默拿着手机(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拿着手机)饭局一片尴尬,老人家欲言欲止,甚至都不知道该不该说话,在这尴尬与沉默中勉强吃完的年夜饭在每个人口中也许是索然无味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的就是部分吃着年饭却想着参与各种活动的人。

今年过年,一家人本来和和睦睦的吃着晚饭,而晚辈们一边吃一边时不时瞄一眼手机,老人屡次端起杯子示意后辈们敬酒,而他们则不为所动,继续低着头看手机。此时,老人已有几分怒气写在脸上,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发作,仍然强作欢颜地笑着,但说出的话已有几分寒意:"小朋友们能不能暂时将手机放下,好好吃饭,这样对胃不好。”而他的媳妇却阻止:"爸,孩子们一年也不容易,让他们玩会吧。‘’显然,媳妇的这种对儿子的溺爱,让老人非常不悦,随着饭局继续,气氛也逐渐凝固寒冷。在最后,老人甩下一句“你们和手机过吧”便回来房间,留下一群在惊愕中的人。

这种事情,在当下已愈发增多,青年人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老人呢?他们又怎样,你有手机,有妻子在、儿子,他们已无法随着时代前进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你。在含辛茹苦养育你多年,他们不希望你最后陪伴的是手机。

年“味”初一作文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个不停。五光十色的烟花在空中开着美丽的花朵,空气弥漫着喜庆的气氛。我随父母一起回到爷爷奶奶家,度过了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

最让人兴奋的便是包饺子了。爸爸一边剁肉,一边用那鬼哭狼嚎般的声音哼着自创"神曲",逗得全家哄堂大笑。厨房里的擀面声,剁肉声,欢笑声,奏出了一只欢乐而温馨的交响曲。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各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只见妈妈抱的饺子个头大,馅儿多,两手往中间一拢,便出现了一圈好看的花纹,似一条连衣裙。而饺子,却似乎与我作对,每一次包的饺子不是馅儿太少就是皮被撑破。一家人看着我这窘迫样,忍俊不禁。我们将包好的饺子下至锅里,不一会儿,芳香便传遍了厨房,我不由得咽下了口水。

晚上年夜饭准备好了,鸡鸭鱼肉蛋、青菜全都不落下。每一道菜都不辜负大厨的期望。一家人吃着,说着,笑着,其乐融融。爷爷为了调动气氛,高举酒杯说:"比我们家已进入小康,大鱼大肉我们都吃腻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为我们的未来干杯。"。

浓浓的年味,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年“味”初一作文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非常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非常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年“味”初一作文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红的“福”字贴在门上,热腾腾的饺子摆在桌上,一阵阵香味沁入我鼻,新的一年到来了!

晨曦拉开了帷幕,太阳挂着半张脸在天边,冬日的风拂过天地间,给人们脸上带去一抹红,带去一抹笑容。一家人坐在餐桌前,早餐还冒着“仙气”,饺子如小银鱼在水里翻滚,糍糯的“元宝”在泡温泉呢!大家都垂涎“三千尺”,迫不及待地动起筷子,抢着吃。

哦!我知道了,年味就是冬日暖阳抹红妆,就是一家人抢着吃早餐的热闹。

新年到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这儿挂起灯笼,那儿贴上对联。大人小孩都换上了新衣服,一派喜气。红红火火的街道,络绎不绝的人群,个个笑意满满,路逢熟人的第一句话便是“新年快乐!”

哦!我知道了,年味就是红红火火染街道,欢声笑语笑传祝福。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做起了年夜饭,漂泊在他乡的游子也不禁思念起自己的亲人,电话报平安,句句送祝福。我想他们心中定有“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愁思。

我们一家子倒是快乐赛神仙,我和弟弟的笑声漫出了屋子,连天上的月亮也笑了。爸爸和外婆接连不断地端上美味菜肴,有红烧鱼、梅菜扣肉、肥肠烧鸭、辣椒炒兔肉……。我们等不及了,赶快围上桌,先为长辈们盛好饭,再把香气袭人的米饭收入自己碗中。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每一个人都把自己最诚心的祝福送给亲人,我们举杯欢庆新春佳节。外婆说年夜饭吃的越久越好,寓示着我们家会年年有余。对我和弟弟而言,春节的快乐源泉还是收压岁包,看着那一个个的压岁包,我激动万分,心花怒放了。

哦,我知道了,年味就是游子的思乡之情,就是一家子快快乐乐,有说有笑。

随着《春海》的开始,春节联欢晚会又与我们见面了。今年的春晚有许多新面孔,但是不变的是浓浓的年味。小品令人笑得前仰后合,但又令人深思。歌舞,相声,你出场,我登台,观众的掌声、笑声不断。别出心裁的魔术表演让人目瞪口呆。舞台上美轮美奂的设计再加上特效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哦!我知道了,年味就是一家人共赏春晚的惬意。

无论年味是什么样的,它都是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携着浓浓的年味走过无数个赤日东阳,春华秋实。

年味初一作文

年是什么?也不过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个饭开开心心的罢了,而你为却不一样,它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寻找,并且发现它。

看,家家户户正在精心的准备着年夜饭,有的认真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门外也挂起了红红火火的灯笼,接着,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时不时的开点小玩笑,大家一起望着窗外正燃放着的烟花爆竹,好像为这顿饭添加了不少色彩,吃过饭后,大家又坐在电视机前有说有笑的看着春晚,正是因为这样温馨的画面所以摩擦出了年味。

听,这正是家家户户燃起烟花爆竹的声音,在这燃起的火花前我们可以听见的是老老少少的笑声,能看到与亲人之间相互的爱护,这样富有爱的画面好像就有些年味了。

我好像知道了什么。

年味

当烟花在空中绽放,刹那间,夜空宛如靓丽夺目的百花园。眼前闪烁的烟花变得朦胧,爆竹声盖过了孩子的欢呼声。人们似乎也被一种幸福感所包围着。我注视着眼前的烟花,陷入了沉思。

记忆中的年是忙碌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事。而我永远是最兴奋的那一个,还每过年就吵着嚷着要穿新衣,吃年夜饭时,总是第一个来到桌前,眼巴巴地望着一大桌子菜,催着所有人赶快上桌。而我最快乐的时候便是烟花绽放的瞬间,儿时的总是会在烟花绽放时快乐地笑着,跑着。那时候的我从来对春晚没有兴趣,记得有一次我偷拿了父亲的打火机跑到庭院里自己放烟花,或许是我躲避不及,或许是我年纪太小,又或许是我被绚烂的火花所迷住。飞溅的火星烫伤了我,但现在回想起心中却是幸福的。正月里拜年时我总盼望着能收上一个大红包,在别人家蹭上一顿饭,喜欢热闹的我总是盼望着过年。

而现如今,我对年的看法却有所改变。儿时对年的期盼还有幸福与满足感不知不觉消失,不再渴望新年的新衣,不再永远第一个守候在餐桌前,不再期盼着烟花绽放的瞬间,不爱和家人聊天,捧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再喜欢走街串巷,望着永远叫不出的亲戚,陪着笑,回答着他们的问题,收下那迟早会送出去的红包。不知道是年变了味,还是我变了。

直到我再次点起了烟花,点起了我曾一度幻想的烟火。也许我曾盼望的并不是过年的那一件新衣裳,并不在乎年夜饭有多么丰盛,不在乎红包里有多少钱,也从不在乎烟花是否美丽。我所盼望喜好的只不过家人围坐在一起时的感觉,一家团圆的幸福。奶奶做的饭菜没有变,这个年也未变,是我的感受变了。烟花的光映在我的脸上,这一刻我终于找回了我一直寻找的年味,短暂简单却又那样简单的美好。

年“味”初一作文

又是一年除夕,大院里挂着的灯笼,一个个都亮了起来,灯火通明。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除夕夜少了许多嘈杂的鞭炮声。夜里,我躺在床上,心想,炮味没了,年味却丝毫不会变得。宁静的空气将我带回到几年前的记忆中。

时光倒流,有一年除夕,我身在北京,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摆上了瓜子花生,欢声笑语填满了客厅。窗外漫天大雪,北京的雪可不是几粒雪籽那么简单,而是雪花,甚至棉绒绒的雪球,捧一粒雪花在手心里,用放大镜观察,他们晶莹剔透,纹路结实,紧凑而匀称。跟一针一线秀出来的一样。

北京,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每到过年,大街小巷都会用板房搭起临时的“烟花鞭炮销售点”,每一间板房都很小,约莫三四平米,但里面的鞭炮却玲琅满目,成百上千,豪爽的东北人朝我吆喝:“小伙子,捡贵的买!”

最有趣的莫属北京冰车,每到过年,北京的湖面上就会结起几米厚的冰层,有人在课椅下面装上冰刀,人们坐在椅子上,拄两根雪杖就可以在冰面上畅意滑行……北京的冬季,寒冷干燥,但即使是冰面,也能孕育出这般欢声笑语。许多人常说,时代变了,年味也淡了。北京就是最好的反例,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我们用心寻找,依然不难发现这里蕴藏着中国最传统的春节,最淳朴的年味。

大年初四,父亲把奶奶接回长沙,下午四点,奶奶便开始为晚餐忙活,她要做的是药汤鸡。新鲜母鸡,剃毛,放血,去除内脏,放入党参,云耳,桂圆,黄芪等药材,再加大枣去苦,料酒去腥,放入锅中小火慢炖近两个小时。晚上,药汤鸡终于出炉,打开锅盖,香飘四溢,都市令人食欲大开,金黄的鸡汤中飘着点点油星,色香俱全。浅尝一口,又甘又醇的鸡汤直达味蕾。奶奶说,这是她做了近四十年的拿手菜,而且食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一顿佳肴,一碗鸡汤,都盛满了浓浓的年味。

年味,既是鞭炮门画,也是微信红包,不管何时何地,年味总是处处存在的。

年味

饺子一直是北方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它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圆。但地域的不同,饺子也带有地方特色。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山东特色年味——粉条饺子!

山东人特别喜欢吃粉条,所以饺子馅里的粉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粉条饺子可讲究了,除了粉条,还要准备白菜、猪肉、香油、盐十三香等配料。

开始准备食材,关键是粉条:太长——会影响饺子的形状;太软——会影响口感,一切都得按家人的口味与习惯来做。那长长硬硬的粉条在奶奶的操作下,不多时就变得软软柔柔的,晶莹中不失圆润,透过那润泽的粉条,我仿佛就能想象到粉条饺子的美味。接下来,就是拌馅,放入适量的白菜、猪肉,粉条会自己吸收白菜渗入的水分,这样做出的饺子粉条才会晶莹有弹性,再加入自家惯用的调料,美味鲜香的粉条馅就完工了。

接下来是包饺子。一张大圆桌上,满头银发的奶奶端上已经和好的面,再摆上调好的粉条馅儿,咱们全家就开始动手包饺子了。你看,刚才还是一个个的小面团,在奶奶的擀面棒下,几经回合,就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爷爷不声不响地包饺子,不时用满意的眼光环顾着眼前的一家子,嘴角向上咧开,拉动布满皱纹的脸,看得出一年劳动的辛苦,还有此时的欢喜。爸爸和妈妈手不停,话也不断。“爸,今年地里庄稼收成如何?”“村里张大叔本站家又盖房子了!”“我们单位又新进了好多的年轻人……”爷爷和奶奶不时抬起头,开心地回应着。

我和弟弟插不上嘴,只能自顾自玩,弟弟乘奶奶不注意,扭一个面团,脑洞大开地玩起了面团艺术。我则开始饺子大创作。等大人们回过神来,什么心形饺、枫叶饺、三角饺、兔子面团、鱼儿面团已全新上线。一时,欢笑声替代了说话声,快乐因子充满了整个房间。等我和弟弟玩够了,一筛子满满的白胖胖的饺子已经排队站好了。奶奶指着其中一个说:“这个饺子不光有馅料,还有彩头哦!看谁能吃到!”弟弟盯着那个饺子出神,好像要把那只饺子的样子仔仔细细地记下来,让这“彩头”非他莫属。

妈妈把饺子放到滚开的锅中,饺子在锅中翻滚着,像胖胖的小兔子在游泳。不一会儿大家就围在桌上吃美味的饺子了。我夹起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使劲地吹了吹,赶紧咬了一大口,呀!怎么这么好吃!粉条和猪肉的香气在我嘴里盘旋,饺子里的汁水在我的嘴里流动,软软糯糯的,太香了!我和弟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早忘了那个有彩头的饺子。爷爷奶奶看着我们,不等我们吃完,又为我们夹起了一只饺子往碗里放,那满足的样子比他们自己吃都开心。再看看爸爸,咬上一口,就会闭上眼,回味一下,好像在寻找什么;妈妈则不停地说“好吃!好吃!”

粉条饺子越吃越少,年味却越过越浓!

年“味”初一作文

一清早,大叔挥舞着手,鸟儿在空中盘旋唱着婉转的歌曲仿佛都在欢迎新年的到来。我洗漱毕,踏着欢快的步伐来到了奶奶家,我迈出了右脚,左脚紧跟了上去,手轻扭动门把手,一阵香味扑面而来!我嗅着香味过去,原来是奶奶在包饺子。我拍了拍奶奶的肩,拱了拱手:“奶奶新年快乐!”

奶奶笑眯了眼,乐呵呵的道:“新年快乐,来,吃奶奶包的饺子。”我连忙凑了过去:“好!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我洗干净了手,捏起一块饺子皮,用筷子挑起点肉沫,放在饺子皮中,手指蘸蘸水沿着饺子皮边缘抹了抹将饺子皮合上。一个肉乎乎的饺子就包好了。

不一会,一碗香气四溢的饺子就出炉了,热气腾腾中蕴含着满满的年味……。

陆陆续续有许多亲朋好友来走访,他们相互问着对方的近况,一家人嗑着瓜子,吃着各类买好的年货,其乐融融的,好一幅赋有新年气息的画面!

不知不觉夜幕已降临,大家围坐在一桌吃起了团圆饭。有金黄的紫苏炸鱼,引得人直流口水;也有十分有嚼劲的黄焖土鸡,香味沁入人心扉。还有奶奶亲手种的绿色食品——时令小菜。当然特色菜——黄金蛋糕也是团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十分诱人的黄橙橙的颜色,用南瓜、红枣制成,香气四溢。家人享受着这美味直夸奶奶手艺好。

吃罢,我们几个孩子便兴奋地拿着烟花跑了出去。这烟花也有各式的:有直接丢出去就会响的“丢丢炮”;也有手持点燃闪着微微火光的“仙女棒”;还有放置在地上点着导火索便会噼噼啪啪响的“雷鸣”,不断“吐珠”的“彩珠筒”。我们将一堆烟花瓜分了,开心地耍起来,空中回响着我们欢乐的笑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团,讲述着这年来各自的生活中的开心事和不顺心的事,处处透露着满满的温馨。

新春悄悄向我们走了,十二点钟的幸福钟声敲响了,我们欢呼着。

礼花点燃了我们新的一年,空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