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写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范本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试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查字典本站[]。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国家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四季常绿的云南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由于大搞毁林形式开荒,以林为能源,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索道在国家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不仅破示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以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化如水,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滋润万物。培养学校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形成教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过程,需要从点滴做起。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关键,影响深远。我校建校二十年来,坚持以“快乐童年多彩人生”办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实施“快乐教育”,构建学校建设新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用心打造学校品牌,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科学和谐、优质特色发展。
一、学校理念文化。
(一)理念识别系统(mi)。
办学理念:快乐童年,多彩人生。
1.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学校应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快乐童年,并在快乐中获得成长。
2.多彩主要是指七彩,即彩虹满天的景色,红、橙、黄、绿、蓝、靛、紫,喻示学生美好的前程。
3.每一个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可能,学校要为每个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为他们的潜能发挥创造广阔的空间。
学校办学理念中的七个基本要素解读:
1.学校精神:自强不息,精进不休。
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精进不休――执着奋进,厚积薄发。
2.办学愿景和目标:儿童个性发挥,教师潜能发掘,学校专业发展。
(1)学校推广和运用十一五课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策略研究”的成果,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相对优势的智力领域,我们的教育要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
(2)让每个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每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3)学校牢固树立为开发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认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学校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优势和特色为开发区建设作贡献。
3.校训:用活泼泼的教育,育活泼泼的儿童。
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是陶行知一生的教育追求,并在他亲手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和育才学校得到了成功的推行。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宝贵的现代价值。
4.校风:真爱、优美、灵动、精致。
5.教风:爱生、善教、严谨、创新。
6.学风:好学、求真、活泼、进取。
7.学校形象定位:生态校园,人文乐园,和谐家园。
生态校园――绿色环保,环境宜人的校园。
人文乐园――人文昭彰,学风浓郁的乐园。
和谐家园――和睦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园。
学校的四个治学理念:
1.办学特色:
德育引路,科技创新,足球健体,书法养性。
德育引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科技创新――科技融入理想,创新点缀人生。
足球健体――健康、参与、快乐。
书法养性――育德、启智、审美、励志。
2.培养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有美。
好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创造的才干,活泼的个性。
3.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尝试、快乐、发展。
4.年级愿景:以新为主读音。
行政组:团结一条心,时时有创新。
一年级:馨,香之远闻者也。
二年级:欣欣而向荣涓涓而始流。
三年级:爱心、细心、耐心,永葆一颗童心。
四年级:师业月树阴!
五年级:歆让我心动,心为歆心动。
六年级:辛勤耕耘换来桃李芬芳。
综合组:三金围成金塔鑫,开拓进取齐迈进。
(二)行为识别系统(bi)。
1.校本课程:学科技、玩科技、用科技;快乐足球。
2.专题活动:班队会;禁止黄赌毒活动;远离吸烟活动等。
3.传统活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
(三)视觉识别系统。
1.校徽设计说明:
校徽以代表学校科技特色的的蓝色为主色调,同心圆内主体为迎接七色朝阳的学生形象。“新城”(xc)字样。x即学生舞动、奔跑的姿态,充满动感,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c即学生头部上方发光的太阳。象征着学生在阳光的沐浴下,在祖国、学校、教师和父母关怀下蓬勃向上,绽放生机。那闪动的七色朝阳,就是我们新城全体师生的追求――快乐童年,多彩人生!
2.学校形象标志:香樟树新新,城城。
设计1:以香樟树的树冠为造型,进行了卡通造型设计。
设计2:以香樟树的树叶为造型,进行了卡通造型设计。
3.教师工作服寓意:略。
4.学生校服:略。
5.校歌:新城之歌。
(四)环境识别系统(ei)。
二、学校课堂文化。
“快乐教育”是指“以生为本,关爱全体,尊重童心,尊重规律,家校合作,保障快乐”的教育。由于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的教育社会功利化倾向明显,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过重。我们提出的“快乐教育”是一种创新和尝试,更是一种挑战。“多彩人生”是指“因材施教,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实施素质,多元发展,幸福和谐”。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尝试、快乐、发展。
“快乐教育”实施的途径是打造“快乐课堂”。因此我们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融入快乐和高效。改革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融入情景,自主合作,尝试创新,体验快乐,乐学发展,乐于探究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从作业抓起,实施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师生共用导学案,减轻师生的负担。占领信息技术制高点,努力提高装备水平,着力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学效能。教学工作的关键在平时,在课堂,管理工作力求优质高效,督导到位。学校行政人员、教科研、年级组三级检查落实。具体从学生、教师、前后质量检测、同伴互助四个方面考核与监测,完善评价考核体系。
高效来自于消减无关的教学行为。
我们积极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无关行为,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实质性的因素,关注课堂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关注学生预期行为和关注每堂课提问的技术含量。
三、特色文化。
快乐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我校的体育(足球)与科技特色能够日益彰显是因为“健体促德益智,求实创新发展”是我们一直的追求;“追求卓越,使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是我们一致的目标;“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使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成长。我们创编了室内自编操、足球操、阳光一小时趣味游戏。每年定期开展“三节”(九月份的体育节、十一月份的科技节、五月份的文化艺术节)活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既检验了兴趣课程开设的质量,同时也给每一个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管理有特色,细节显成效。管理部门的设置体现在学校特色发展上,主要由教学副校长+特色主任+干事构成,各部门协同,各年级组参与,已经形成良性互动的扁平化合作管理机制。如三级足球联赛的开展,就得益于特色发展处统筹安排,部门协同配合,各年级组师生参与合作,实行“五定四有”:定计划、定预算、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有方案、有评价、有考核、有总结。
四、学校课程文化。
我们一贯秉承“教师即课程,家长和学生需求决定课程”的观念,与时俱进,依据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开设兴趣课程,满足快乐教育的需要。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给师生提供了学习、锻炼、成长的空间。我们的课程涵盖了文化类(阅读、思维、兴趣英语),艺术类(合唱、演奏、演讲、书法、绘画、纸艺、环保时装秀等),科技类(空摸、建模、航模、无线电、遥控车、机器人、花卉种植等),体育类(足球、篮球、太极拳、田径、跆拳道、围棋),文明礼仪类(国学、礼仪)等。
五、学校景点文化。
“新城八景”的构建美化了校园环境,见证了学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即使是初次进入校园的人,也会有身在画中游的美感。不论是“春华秋实”,还是“博文雅致”,全都有师生经典的诗文与景点有机融合,仿佛在向你倾诉每个景点的由来与蕴意。
独特的廊柱文化。师生共同创作的“快乐童年多彩人生”画卷,“飞向未来”画卷,“足球小子”画卷,“三字经”画卷等,都鲜活的诠释了“五育”融合的理念。
六、学校团队文化。
学校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我校八个年组,构建以“新”为谐音的年级愿景,体现了各年组的团队精神,构建了和谐与独特的团队文化。近两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迎接各类检查为契机,促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兼顾教师学习力、反思力、执行力、创造力、研究力的提升,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内涵发展。面对各级各类的检查,我们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克难奋进、从不懈怠。2009年12月迎接区教育局视导工作检查,2009年12月――2010年5月18日迎接了开发区和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检查、武汉市体卫工作检查、武汉市信息示范校工作检查、佛山顺德区考察团、区级绩效工作检查、两型示范校等等各类检查。伴随着我们的是充实、成长,痛并快乐着!
注重校本教研,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高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学习力是学校竞争的核心。“敢为人先,悦纳他人,争创一流”是新城人的精神。我们鼓励教师在工作中虚心学习,完善自我。积极参加菜单式培训,根据《个人发展三年发展规划》主动学习,多次赴上海、成都、浙江、广州、湖南等地学习,充分借助网络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鼓励教师全员参与“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大力开展高效课堂实践研究工作,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勇于探究。积极参加区内外高效课堂研讨交流活动。走进~口、武昌、汉阳、江汉、新洲,走进杭州、上海、宁波、成都,认真学习“高效课堂十一种教学范式”,开展了孝感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推进会、开展了三区四校高效课堂研讨交流活动、高效课堂专题培训、备课组标准化建设工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讨、计算机五项达标培训、qq群使用、智能校园管理平台、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学校网站建设培训等主题活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自觉提高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成长来自于经验的积累。积累的过程在于解决工作实际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期末根据教师的共性问题,确定下学期的研究专题,每个人申请1――2个小课题,科学管理,集中讨论,定期交流,经验共享,快速成长。
高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成败的关键在于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有自评、他评、团队评、师评、家长评;对教师的评价有自评、组评、部门评、校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促进教师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个人好,一个教师好也许并不很难,但是要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好就非常不容易。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实施团队捆绑评价。分为单项和综合类。如素质评估属于综合类(多个部门协助),先进教研组或标杆学科属于单项类(单个部门、教研组、年组)。奖罚均以团队为单位实施奖惩,促进了教师集体智慧的提升,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专家团队助力。我们聘请大量的专家名师来校指导,有一批省、市级专家、督学来校指导、讲座,为新城小学的发展献计献策。换脑就是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学习。我们的教师从开发区走向武汉市、走向全国,从不自信到逐步自信。教师赛课从区级一等奖到省市级一等奖,论文案例从区级到全国获奖,学生科技、足球竞赛从区级到全国比赛。一步一个脚印,坚实,从容,自信,我们不断努力,我们不懈追求。
七、学校科研文化。
建立体系研究有力,喜迎三级课题结题。一份执着,一份努力,一份智慧,终于换来全国中小学生创新力培养课题结题;武汉市教育学会课题结题;区级课题结题。大力促进了教师研究力的快速提高。我校教师论文、案例相继在长江报业《教育周刊》、《湖北教育》、《成才》以及各级网站刊载。研究力的提升,必将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在全区高效课堂启动仪式上作经验交流,在武汉市足协举办的校长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媒体刊登或者获奖。
八、学校品牌文化。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在安徽芜湖举行的全国比赛中就有12名师生获奖,其中一名学生获得建模比赛全国二等奖,三等奖二人;遥控赛车全国三等奖二人。足球竞赛获得2011年武汉市女子乙组第二名、“武汉晚报杯”精神文明队、被市足协推荐参加与国足的互动,我校女足运动员被市足协和中国足协推荐参加全国足球体育节活动,被市体育局授予“足球特殊人才贡献奖”。我校被市教科院授予“武汉市现代教育信息示范学校”,初步建立了学校网站和学校智能管理平台。在“大家唱大家跳”中获市一等奖,获湖北省“比访”工作先进单位,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备课组获得市、区优秀备课组,7名教师获得市级公开课竞赛第一、二名,论文、案例被市级以上媒体刊载30余篇,学生各项竞赛成绩优秀,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逐年稳步提高。
展望未来,谋划发展。一是积极实施智慧管理,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坚定不移实施《新城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围绕一个中心,即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减负增效,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用新的教育理念创办一流的学校。抓住两个关键: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深入的关键在于评价。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四个一流”(一流的环境、一流的队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质量)抓实四项工程:教师培训工程,促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模式改革,小课题研究夯实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促师生个性发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素质提高。
教师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学校的发展呼唤创造,创造的过程使人成长,创造的结果使人快乐;创造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比别人早走一步,在自己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创造更需智慧,更要懂得传承。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让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学校是师生展现才能的舞台,正是他们的精神与追求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论文
林业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我国生态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直都比较关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来分析,与以前相比,林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还存在欠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任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林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1]。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海拔范围100~1017m,年均降水量1600mm左右,季节分布不均,其中超过4成集中在夏季,有丰富的光照及热量资源,年均温约20℃,非常适合农、林、牧、渔、果等的发展。近年来兴宁市重视林业的生态建设,积极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林农增收、林业的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结合兴宁市利用林业技术创新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对林业技术的创新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
1.1可优化林业的产业结构。
虽然兴宁市政府近年来重视林业的发展,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林业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进展,但不少地方在林产品的种植过程中采取的种植方式还是比较落后,不仅造成其对病虫害的整体抵抗能力不强,降低了林产品的品质,而且使林产品的生产周期延长;不仅降低了林木的成材率,还增加了林业的成本投入,最终影响林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经过不断的创新,林业技术整体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品质及产出效率均不断提高,对提高效益、优化升级林业产业结构等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兴宁市林业的发展较以前越来越完善,但是产出的林产品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存活率不高、光合作用不强、授粉率低、花期过短等,影响了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林业之所以一直存在以上问题,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在林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多采用粗放型的落后模式,科技含量不高,造成无法对林产品生长中的温度、养分、水分等条件进行精准的控制,因此林业发展中亟需改善落后的管理模式。而经过不断的创新,林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林业管理人员可通过一些自动化、数字化的设备实现对林产品养分、温度、水分等生长要素的有效调控,使管理更为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尽可能实现林业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林业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不仅可加快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结合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3]。
2林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2.1不断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
要解决林业技术的创新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善森林资源粗放型的模式,只有不断地优化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提高林产品品质,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粗放,林产品的效益不高,对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必须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林业技术的创新工作,不断健全林业技术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优势[4]。
2.2积极推进林业成果的转化。
目前,我国林业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一些科研单位或者高校等,侧重于基础研发,企业中缺乏创新性的人才,科技成果实际应用起来难度比较大,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加上未建立起完善的奖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推动力不强。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可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激励效果比较好的奖励制度,加大投入,积极鼓励并支持科技人才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3加强对林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落实,需要大量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可为技术创新提供持久的动力,因此要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充实林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林业创新人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不断地对我国的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重视林业产业教育,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林业人才;此外,定期对林业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宣传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创造出重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海兰,朱波.创新林业技术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65.
文档为doc格式。
论现代人文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体现了人类面对世界性严重的环境问题所求得的共识:人类社会不能超越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的可更新能力而发展,也不能消极悲观停滞发展,而是要在防治环境问题的同时,求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目前公认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1994年,我国政府依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制定的世界统一行动蓝图《21世纪议程》,率先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作出了总体部署。
《中国21世纪议程》(以下简称“议程”)对我国经济、法治、教育、科技、人口、资源等众多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议程》几乎每一章都要涉及地理学科各部门的知识信息。尤其在第九章中,《议程》把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高度,还特别强调了中学地理课程要在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方面发挥作用。
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中学地理教育在参与《议程》,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这一跨世纪历史重任中的地位以及自身改革的方向。下面谈一下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强化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
使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居重要地位。
目前,从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来看,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识仍很缺乏。长期以来,人类只顾为自身的生存和局部的、近期的利益而向环境索取,而导致环境的恶化。这是人类的环境意识淡薄的表现。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和消费数量庞大的国家,要使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走向协调、持久的发展道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首要的任务是对全体公民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让全体公民都能理解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自觉变革或支持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全体公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走向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
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持续发展参与者大军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地理教育对促进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作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为此我们建议,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本世纪末到21世纪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发展机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任务,面向21世纪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需要,调整和改善地理教育的功能。
二、中学地理教育要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中学地理教育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即培养《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参与者。这就需要我们从适应参与《议程》诸项任务的角度,重新审视和修定地理学科的德育和智育目标。同时,还要依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对地理教育的统一要求,使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世界接轨。
1.德育目标。
德育的`任务在于发展与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目的是使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要面向21世纪,就要使学生树立新观念、新道德、新价值、新态度和新行动,以此做为理解、支持、参与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行动的思想基础和自觉意识。这些新的德育内容主要有:
(1)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要使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引起兴趣和关注,正确判断和评价人地关系现状和趋势,并能自觉调控自身行为使之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树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学会识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中的美或丑的行为并自觉给以正确导向。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文明行为。
(2)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环境作为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含义:一是指环境对人类这一主体在物质、精神、文化、情感、美学、经济诸方面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是指为使环境价值得以保持和提高,必须对环境有一定的经济投入,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外,环境是具有所有权的。为此,应用法律、政策、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管理和制裁。
(3)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要让学生懂得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认识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毁灭资源为代价。要在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不减少未来收入的基础上创造经济利益。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摆脱贫困,应走发展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致富之路。
(4)树立新的全球观。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要加强全球合作,建立一系列新的、公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全球伙伴联系。要认识当代人对自身生产和消费的合理制约和正确导向是对后代人的一种负责和公平,以实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
(5)增强自觉参与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社会的发展战略。它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领域和产业部门,必须依靠全体公民、社会团体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公众、团体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将决定持续发展的进程。要使学生增加自觉参与的意识。
2.智育目标。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观点,智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新的智育观认为:智育是培养个体后天的习得能力。认为智力是由结构化的陈述性知识,经练习达到熟练的技能和在遇到新问题时适当应用认知策略的能力三种成分构成的。在这里我们不去细究智育的概念,只想明确中学地理教育的智育目标面对21世纪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尤其要明确为使学生成人后有效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在智育方面有哪些重要任务。
智育的任务是由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任务的完成过程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有穿插、有依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统一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则,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对德育和智育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如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的地球表层知识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的地理信息。这些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解决人地关系矛盾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强化环境意识。
在地理技能训练方面,不仅要训练学生在课堂利用文字、数字、图表和地图等地理信息资料获得知识或表达知识的技能,还要训练学生直接从社会、自然的实践大课堂中获得地理知识信息并准确表述它们的能力。如测量、统计、调查、绘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地理技能。
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和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应用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学会学习,成人后继续完成终身教育;二是学会应用,就国家或地方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发表见解、提出方案,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高速增长,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总和。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地理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理自学能力,包括地理阅读、地理图解、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及地理思维能力等;二是地理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调查、地理评价、地理判断和地理预测等。能力培养与单纯传授知识不同,它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地理技能和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利用才能完成。所以为加强能力培养,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做如下调整:
(1)适当压缩一般描述性知识,对必要的地理感性知识可用录像教材的形式表现,或编入补充教材等作为选学内容。必修内容要加强理性知识,表现形式要图文并茂,多运用数学、统计图表,使地理信息定量化、科学化。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
(2)教学内容多引进国内外社会生产和区域发展建设的实例,供学生分析、评价和判断。同时扩大实用性强的地理知识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地理应用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应用能力。
(3)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对重要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加强理解和运用。
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例如,学习气温的水平分布,要使学生理解气温水平分布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关系和农业布局的联系,知道主要农作物适宜分布的温度范围。再如学习地质构造,要使学生懂得不同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工程建设的影响,明确在工程建设选址时应如何考虑地质构造等因素。又如,水电站的建设,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影响的重要方式。应使学生懂得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生态平衡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应如何认识和评价等。
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区域地理要摆脱那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单摆浮搁的结构,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成人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能力。
(三)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1.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中心目标,探索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要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做起。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往往需要某一种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模式做主体并辅之以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目标不同,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会不同。但不论哪种教学模式、方法,都要紧紧围绕一个共同任务来构建,这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所以,地理课堂教学能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能否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参与的范围、质量如何,学习能力训练的效果如何,都应成为评价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引导地理课堂教学从知识型、应试型向能力型、素质型方向转变,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任务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以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创造地理活动课程新模式。
从《中国21世纪议程》对青少年参与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和要求看,地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内、校内,而应走向社会,采取行动积极参与。所以地理活动课程应成为地理教学模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活动课程在地理教育中历来都有广阔的领域。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对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的地理活动课程应以参加地区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规划为主要内容。活动课程的模式可分两类:一类是校内活动模式,如举办环境知识竞赛;利用壁报、广播等信息渠道宣传环境知识和环保意义;举行家乡环境治理和建设发展问题的研讨会等。另一类是走出学校,组织以调查家乡环境问题和经济建设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地方有关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工作,如列席听会,发表见解;定期组织一些初级的环境保护工作,如环保宣传、绿化街区、清理城市“白色污染”等。
地理活动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地理学习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技能和地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解决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强化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所必需的地理修养和素质。但地理活动课程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而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转变观念,科学评价教育质量,为在素质教育中居重要地位的地理活动课程各项任务的完成创造必要的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王丽(执笔)、刘森甲、马丽娣。吕佩兰老师指导)。
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论文
【内容提要】: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的逐步开展,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民间艺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比艺术作品本身更深的内涵,而且更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解释民艺作品的诸多意义,它使我们真正理解了民艺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这一确切论断。民艺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艺的生存发展,或演变传承,深受民间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民艺的消失、衰落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形态的演变和发展。
换句话说,民艺的严峻现状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丧失。当然,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民艺的研究、保护、拯救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民间文化、民间生活的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发展不应该以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为代价。因而认识传统文化状态下、传统生活状态下的民艺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丧失必将使艺术丧失。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关注民艺作为民间文化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内容的存在。
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是准确的,它表现为文化的载体,展示一种文明的结果;另一方面,民艺既具备艺术形态,同时又是民众的社会活动、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联系,它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因而我们只有将民艺还原到民众生活的环境中去,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民间的生活形态决定了民间艺术文化意义的存在,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存在,以民众的生活为依托,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民艺也正是这种生态环境的产物,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文化产品的研究显然是冷落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在生命力。
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发展,即使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不仅是那些以保护环境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描述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并侧重于以手工文化和民艺为重点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长期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近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那就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21世纪科学技术是否已发展到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极致状态,文化冲突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在呼唤和平、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科学与情感精神的结合。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需要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需要人文情感的关怀,需要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协调。优秀的文化生态环境要与人类共存,并能相互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依存,共同持续发展。如何总结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然、科学与人文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存空间,是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与人身相依的服装饰品,那些曾在中国土地上运行了几千年的车轮,如此等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环境不能无休止地被丢弃和践踏。我们绝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弃传统的愚昧作法,社会的发展也绝不允许以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来残害我们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和有形的文化资产,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审美情怀、营造法式、风水学说等,无不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终始关怀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社会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以城市发展为例,按目前城市发展的速度,如果不保护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或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的后人将无法了解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市井风情,只留下如林的冰冷的水泥构造建筑物而已。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尽管传统手工艺已走过了几千年,成为一种文化遗存,但它是工业社会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也仍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国际社会将呈现出经济的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
我们的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逝去的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民间文化我们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就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位,我们不但不能拯救它,反而会破坏已经濒临危机的传统文化生态。所以改变我们以往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尤为重要,把它定位在与自然生态同样的高度,并从中认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在这里人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并构架相互联通的血脉,不要把民间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障碍而淘汰,应该认识到自然与文化,人造物与自然物都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把它当作历史的躯壳,而是让它服务于社会,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发达国家大量的生产、消费以及环境问题,能源消耗、资源浪费,损害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乱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而精神文化的追求却日益缺乏,劳动的传统也淡化了。为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就必须保护那些已失落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用心去沟通大自然,用心去感悟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人们心境的失落,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要关注民间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民艺资料的遗存在逐日减少,一些优秀的民艺品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特别是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用具等每年又有多少在消失,甚至人为地丢弃和破坏,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也在遭受着如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的破坏。韩国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抢救作为国家发展的大事,有“文化财保护法”,把艺人尊为"无形文化财";日本则称民间艺术人为“人间国宝”;德国在一些村落有各种乡村博物馆,以此唤起当地民众的自豪感;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保护,派专人传习,以传世后人。我国也在1995年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学术团体和学人也投身于调研、收集和研究之中,为我们的研究、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效益,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也是残酷的,同时,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现代文化思潮、艺术样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许多也是以对我们本土文化生态的牺牲为代价的。物质生活虽然获得了富裕和满足,但精神生活愈来愈贫乏,似乎有些失落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已失落的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以此构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更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在国际大家庭中,以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形象和自尊,留住民族文化的传统,留住我们文化的精神家园,留住民族民间那朴素的民艺传承十分重要。同时,把这些宝贵的遗传,与现代社会沟通融合,服务于现代社会,融入民族文化的优秀成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也需要文化的转型,彻底打破"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的错误观念,以此形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如此以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就会照耀温暖我们的心灵。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永恒主题,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文化都需要引起人类的重视。在保护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有远大的胸怀和境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置身于国际大文化环境之中,在发现抢救的同时去批判地继承,在承传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
新千年之始,中国推出了以我国2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景点的神州世纪游,2002年又是"中国民间艺术旅游年",其目的是宣传我国民间文化与旅游的总体实力,让国内外游客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游览与欣赏中国的优秀文化。这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表明21世纪的中国旅游将更注重文化的渗入,并将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
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们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预测性、地域性和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可以想象,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目前的旅游环境,充实游览内容,增强文化氛围,同时又能增加创汇收入,更能吸引旅游者对旅游景点深刻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多为自然风光,缺乏人文的内容,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体现民族文化特有的因素,让旅游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并能参与一些民俗活动,参与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从而增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如果旅游资源与旅游资产能同步开发,在未来20年间,我们国家再争取获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话,有可能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景和富有典型性的民族文化资产。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资产,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文化资产同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措施之一,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据有关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委员会公布的我国23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中,文化遗产占14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只占3个。除西藏的布达拉宫和云南的丽江古城两处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部分文化和自然遗产都集中在汉族地区和内地。我国有56个民族,目前保持少数民族特色较为典型的分布在云、贵、川、桂、藏等地区,像贵州的苗寨、广西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与汉族的民俗文化区别较大,也较为典型,可挖掘的资源潜力较大,是自然与文化生态良好的利用地和保护区。这些文化资源和遗产,除了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经典文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像在自然状态下仍比较原始的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都应是当代人珍惜的遗产。若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将保留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已获成功的旅游名胜和准备开发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可以补充我国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使旅游产业更富有文化内涵,并营造21世纪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民俗学专家、社会学家和学者以及国外的某些专家学者对中国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语言、文字、社会变迁等曾作过不少的探讨,但是对现存于民族民间的传统手工文化和民艺的研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在利用民族文化优势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更明显不足。
一方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正在遭受着同自然环境一样的破坏,手工文化资料的遗存逐渐减少,资料征集不仅显得落后而且越来越难,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类正在逐渐消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于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陶瓷、雕刻等,以及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等遭受着自然的破坏和人为的丢弃,如果能把这些文化资产由实用转化为旅游纪念品,或许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这也是为了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让它们转化为另一种生存的方式和用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民间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作为旅游资产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经济建设。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少数民族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贵州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村寨格局保持得相对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资源环境。在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十大圣地”中,西藏和贵州的黔东南地区被列入其中。近几年,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雷山上郎德民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民俗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建设方面开了先河。贵州省政府在世纪之交召开了民族村镇保护建设工作会议,与挪威合作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生态博物馆,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发展利用了文化遗产资源。这些举措都表明,把生态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同步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少数民族研究已取得建设性的成果,这是一个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础,而旅游资产的传统文化是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不仅蕴含了民俗内涵、科技内涵,又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同时又体现出现代文化的特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对加强民族自尊心以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步伐都具有促进作用。综而言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是开发旅游资源资产等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对旅游文化的发展将相得益彰,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在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个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民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的内容进行发掘和研究,其目的不仅在于从学术上和理论上进行研究,对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传播和经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艺术学思想为指导,探讨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播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突出的民间村落为试点,以现存于民间的日常生产生活为考察的切入点,重点调研民间的文化与生活状态,寻找与旅游纪念品有关的工艺形式和内容,对他们的手工工具、器具、居宅陈设、服装饰品、乐舞道具等用品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民间手工艺的原材料、加工工艺、技术内涵、技艺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并以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纪念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进行综合的考察、记录、发掘与整理,从而对民间传统手工文化的历史、现状、资源、技艺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部分第一手可借鉴的资料,为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些实际有效的工作。
内容可以主要从旅游资产方面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主要包括编结、印染、纺织、雕刻、挑花、剪镂、刺绣、制陶以及木工、金工等。对这些手工制作工艺的考察和调研,除了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其造物思想、价值尺度、文化内涵、审美理想、加工技艺等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建立传统手工文化的档案和资料库,为今后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这不仅是对传统手工文化和科技内涵的记录和总结,重要的是为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旅游产业的全面振兴和有特色地发展,必须依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民族民间的自然与文化资料这一综合优势,提高景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突出旅游内容的文化含量,这样,既保护了民族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实行开放立体式的发展战略,使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把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正纳入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的观点表明,开发旅游资产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利用了文化生态的优势,使两种资源合理地兼融,服务于社会与人类,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目的。
实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
(一)精准定位,强化市场导向。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基金会采取产业带动、文化激活、文旅切入等手段,帮助某村发展。一是瞄准优势产业,帮助优化升级。协助龙塘打造“**好物”自有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消费扶贫方式,带动某村合作社销售本地鱼酱酸、茶叶、玫瑰花等。二是瞄准本土文化,打造“非遗工坊”。充分挖掘刺绣和蜡染这一苗族世代相传的技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比如蜡染布艺钱包、抱枕、桌垫等。龙塘成立了绣娘团,建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游客亲身体验苗族文化提供了场所。三是瞄准高端都市人群旅游消费市场,在山顶建设精品民宿。改造示范民宿,引导村内村民自主经营农家乐、餐厅、工坊等,基本没有改变村子农户原来的生活习惯,没有过分强调商业化,既保持了乡村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保持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
(二)引进社会资本,解决乡村发展瓶颈。***基金会为某村引入了融创公司资本,不计成本为某村建设了民宿和一些基础设施,投入建成的“**山房”产权归村集体所有,70%的纯利润划分集体,再由集体决定使用和分配方式。“**山房”除店长和厨师是外聘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均来自村民。还利用企业平台优势,开展消费帮扶,购买农产品200多万元,让农户切实从中获益。
(三)引进专业团队设计运营,带领乡村旅游走进市场。“**山房”是由著名设计师***主持设计,引得不少关注和流量。山房建成后通过招标方式,引进专业团队运营,依托运营团队专业运作,以及其背后的19家高端旅游团企业,系统地整合产品业态、推广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主题活动等,将乡村旅游带进市场。
(四)构筑“数字乡村”,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某村构筑“数字乡村”,成立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某村的“数字乡村”搭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现村寨智能监控覆盖,加大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加快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的步伐;二是集合主流平台流量。与腾讯、抖音等大平台合作,成功吸引大量“粉丝”,将“流量”变为“留量”。
(五)培养本土人才,吸引有志青年“归巢”。某村针对不同的人群和能力需求,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人才教育培训活动,如针对合作社骨干的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参访,针对留守妇女的苗绣、蓝染等非遗手工艺培训,针对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民宿、餐饮、体验、导赏接待服务等方面的技能等等,累计培训了400人次,初步建成了人才体系。在村寨项目落地和发展变化的吸引下,吸引了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和大学生回乡创业,寻求更好的发展。
(六)资源条件优越,品牌和市场优势突出。某村上通**景区,下达某县城,交通便利,距离声名远播的****仅20分钟车程,它的海拔高度1080米,是天然的氧吧。某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挖掘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有机植入乡村旅游中,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和农耕文化,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七)合理分配收益,保障项目长期发展。在项目收益分配上,充分调动项目受益户主动参与项目实施和管理,自主通过劳动获得收益,避免吃大锅饭,政策养懒汉。并充分给予合作社自主权,在保障受益户收益权不受损的前提下,可提留部分收益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其他用于分红,增强群众满意度。
(八)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某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区管理寨子。在寨子中成立了“寨管委”,由指导员、包保员、主任、委员组成,对寨子的公益性岗位、宣传发动、环境卫生、公益事业、综合治理进行管理,各负其责,形成了“大事党当家,小事寨管家”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以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校园环境建设近几年,我校以建设高品位的幸福家园为目标,环境建设逐步向儒雅、高雅的风格转变。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秩序井然。修建了新校门,门前挂满学校历年获得的奖牌,门口镌刻着我们的校训dd“一马当先志在千里”。新建一栋功能楼,内设学术厅、报告厅、舞蹈室、三棋室、书画室等功能室。翻新旧教学楼外墙,使得学校建筑统一色调。并重新装修每间教室,使其变得典雅整洁焕然一新,每间教室命名为“千里马”,教师办公室命名为“伯乐阁”等,喻意老师如伯乐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千里马,凸显出浓郁的“千里马”特色文化。同时,我更深刻认识到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总关情”的道理,重新布置校园景观。如今的'马田校园举目便见淙淙清泉、水车吱呀,小池中红鲤摇尾;精致亭阁、古雅长廊相映成趣;英气勃发的“千里马”音乐喷泉雕塑与运动场奔腾的“奔马”雕塑犹如马田的学子乘风驰骋;校园里遍是成荫绿树、菁菁芳草、摇曳鲜花。不仅如此,我们还赋景观石、砖墙予生命,让它们开口“说话”,传递有温度的教育。景观石上“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校风知书达礼中的“仁”、“义”、“诚”、“敬”、“孝”等传统文化理念。走廊、楼梯上的哲理隽句,让学生醒悟思索、产生共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教育的大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2、教室环境建设教室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也是最能影响和触动学生心灵的地方。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室内部环境的建设。每间教室在前黑板上高悬国旗,国旗下挂着简洁明了的班训,其根据各班实际各具特色。黑板旁统一设班务栏,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干部名单、座位表、班级制度等张贴其上,体现出班级管理的严谨有序;黑板的另一边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周墙壁悬挂诸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见贤思齐,犹如一匹匹“千里马”一样,不待扬鞭自奋蹄。
二、精神文化建设。
以“营造高品味的幸福家园”为办学愿景,希望马田人在高品味的环境中,追求高雅和卓越。校园内洋溢着幸福和谐的氛围,像家一样温暖、温馨、舒适,每一个师生在这里幸福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全校师生爱校如家,每一个人在这里能有所为、有所进步、有所实现。以“育千里之马培蓝田之玉”为办学目标。千里之马,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蓝田之玉,玉为石之美者。常用于形容人品质的美好高洁。马:雄浑、高昂、豪迈、忠诚、高贵。玉:高雅、明达、诚笃、清正、温厚。学校以“育千里之马,培蓝田之玉”为办学目标,是希冀培养出的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行动,如千里马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腾万里。似蓝田玉拥有美好善良的德行、敦厚含蓄、坚韧纯净。
三、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大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我到任马田小学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明确各办公室职责,制定五年规划等工作。确保学校工作从教学一线到后勤管理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可依。但同时,制度也不能是死板地、冷冰冰地,它应该是有灵魂、有温度的,因此下发了《马田小学师生行为指南》一书,旨在将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结合,做到刚柔并济,使规章制度既能真正起到强制、保障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长处。
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所属系部:旅游艺术系学时:30编写执笔人:
审定负责人:审定日期:8月10日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旅游民俗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宗教世俗信仰、民族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和传统节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提高学生的旅游品位,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认识能力和开发、挖掘能力。本课程为学生从事民俗导游、旅游管理打下深厚的知识与理论基础。
《旅游民俗文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始终贯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内容选择时注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兼顾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导游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1.3课程设计思路。
《旅游民俗文化》采用以任务驱动并参照导游资格证书考试标准来进行课程开发和学习领域设计。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主要教学场所,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实战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点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知识目标:
(1)掌握民俗与旅游主要概念、民俗旅游的`基本知识、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2)掌握中国各民族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等。
能力目标:
(1)具备民俗导游能力,能够熟知和理解各类民俗事象的表现,并对此作出准确判断与分析;(2)能利用民族民俗相关知识进行传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具有旅游市场拓展能力;(3)具备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所需的收集信息、查阅资料、逻辑思维及创新的能力;(4)能灵活运用与分析民俗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能撰写个性化导游词。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旅游民俗文化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学习旅游知识的自信心,使学生热爱中国博大的旅游民俗文化,同时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将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以导游、酒店服务岗位、景区景点民。
俗表演岗位等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进行教学,具体模块及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内容设计:
4.课程实施4.1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2)运用相关影音资料作为辅助教材。
(3)从旅游报刊杂志、网站上搜集资料,尽量做到资料的新、齐、准。4.2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本课程采用角色扮演、质疑激思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角色扮演。
针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导游知识的情况,在教师讲解完主要国家的主要景点之后,教师安排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2)质疑激思。
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每一知识点学习后,由学生提出疑问,再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则由主讲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给出学生正确答案。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自学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的培养。
(4)任务驱动。
下达学习任务书,将学习目标分解,让学生在一个个小的任务基础上掌握课堂内容的学习,体会学习成功的快感和学习带来的乐趣。
(5)课堂讨论。
课堂上布置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讨论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本课程是考查课,采用开卷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学生的成绩,总成绩由期考卷面成绩和平时实训成绩所组成。
考核方式:开卷、实操、文案报告相结合;各项实训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50%;期考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50%。
(2)教学过程评价。
主要有情境口试、课堂演讲考评、模拟角色演练考评、实地调查报告、实训报告等等,根据需要灵活采用上述方式来进行考核,实训成绩在本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为50%。4.4教材与教学资料的使用(1)使用教材:
《旅游民俗文化》,陆慧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版社,版别(10月,第二版)。(2)参考资料: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2)积极利用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范文
节约,就是节省,俭约的意思。如今世界资源的紧张,环境的恶化,将节约提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社会节约,就是以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为目标,追求社会整体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既不影响当代人利益又不影响子孙后代利益,力避各种浪费的社会活动。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之下,旅游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末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游、国内游到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的发展阶段,在多年的发展时间内,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尤其在近年以来,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的环保性,提倡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湿地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态旅游也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模式。
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了形多样化的生态旅游活动,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也成为了很多国家经济收入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美国。
在发达国家之中,美国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其中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地就是国家公园,早在1872年,美国就将黄石国家公园划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实施的是一种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管理层只负责行政事务,不会分管经营工作。公园经营活动由服务企业负责,但是这些企业必须要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批准。在公园的经营过程中,国家需要对公园环境开展监测工作,为此,在1991年,美国国家公园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设置了入口管制站,设置了完善的法律,这就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在美国,其生态旅游产业都是由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他们需要跟踪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情况与生态许可性,除了联邦政府外,与生态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也需要为生态旅游产业提供必备的支持。
1.2日本。
与美国相比而言,日本生态资源并不丰富,因此,日本政府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这一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措施:第一,严格立法与执法。日本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自然公园为场所,包括国定公园、国立公园与都道府自然公园,为了保护好这些公园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家公园法》与《自然公园法》,这些法律中严格规定了公园中的限制利用区域。第二,双向管理。在日本,这些公园都是由环境部进行管理,旅游从业者是能够开展多样化经营活动的,但是在开展活动前需要与上级管理机构签订环保协议。第三,居民共同管理在生态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居民也是能够参与管理工作的,并可以在其中获益,居民能够对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居民可以在自家开设家庭旅馆,这对于增加居民的收入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
1.3德国。
截止到目前为止,德国的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发展了近30年的时间,德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在德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非常高,而政府也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非常注重当地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十分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各个乡村都会积极的将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结合起来,这在德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作中起着极大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又不能危害后代的需求,并满足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生活、资源的协调发展,在生态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现阶段下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看问题要长远,根据自身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发挥出森林、山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转型过程中,各个地区要注意人文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开发与融合,将生态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以春秋民俗观光、夏季避暑等多形式的发展特点,打造出中国生态旅游胜地的新形象。
2.2统一规划,提升资源开发的科学性。
在开发生态资源之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不能够与当地经济水平发展相脱节的,在进行规划时,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将所有影响生态旅游产业转型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中。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主导,担当好核心角色,突出转型重点,处理好生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突出特色,表现出生态旅游产业的特殊性。在开发过程中,要将加强旅游者与生态资源见的互动性作为设计依据,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出现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总之,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要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工作就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控制好游客容量,制定出完善的监控方式,防止出现超载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调整好生态旅游环境的超载问题,这可以采用旅游空间分流法,根据景点类型开展分区管理工作,在旺季适当提高食宿费用与门票费用,根据旅游景点的情况延长旅游季节。此外,针对以往“一哄而上”的开发问题,政府要加强打击力度,严格按照规划流程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好可行性论证工作,将各个方面力量团结起来,构建出一支涵盖到林业、旅游、环保、规划多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出生态资源旅游开发小组,提升规划工作的含金量。此外,要聘请专业的生态旅游学者、专家与设计人员进行指导,编制出高水准的发展规划。
2.3注重生态旅游管理,注重低碳化旅游。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种模式强调在旅游活动中尽可能的降低co2排放量,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旅游模式。与其他工业相比而言,生态旅游业本身就不会占用过多的资源,营销的也是文化与自然环境,这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是相吻合的,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大范围推广低碳化旅游模式,加强宣传与教育,让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深入人心,让城市居民意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在自驾游时,尽可能与朋友拼车;在出行过程中,也应该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旅行过程中,应该准备好生活物品,不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在到达旅游地之后,需要多使用骑行与步行的方式。
2.4强化法制观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一些破坏,为此,必须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实施“以法治游”的政策,对生态旅游区进行全盘的规划与管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大执法力度。就现阶段,涉及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国家文物保护法》与《关于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三种,但是依然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生态旅游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旅游环保工作的执法力度,协调好环保部门、旅游部门与建设部门的工作,履行好环保义务。第二,加大立法力度对于旅游环保法规,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健全,让生态旅游环保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第三,加强监督。生态旅游地的保护工作如果依靠旅游者自身的道德,是不够的,如果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在下一阶段下,需要加强监管,实现旅游者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5实施人才战略,引进素质过硬的人才。
旅行社是实施生态旅游产业的中间力量,对于旅行社而言,导游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旅行社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的实施人才战略,吸引一批专业水平扎实的人才参与到自身的经营与管理中来。此外,旅行社还要加强对现有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建立一支服务水平强、政策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专业化从业人员队伍。
3.结语。
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很好的推动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两者有着空间集聚性与相似性关联。同时,生态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这就说明,旅游创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有效促进相邻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i.概念。
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及她所主持的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长篇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的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布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虽然简短,但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主要内容可归结为四点:
(1)不能没有发展。人类社会的存在注定要追求向前发展,否则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基本要求尚未得到满足的地方和领域实现增长和发展。但是增长的本身是不够的,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普遍贫困如不得到协调,就会危及环境和社会。因此,可持续发展还要求社会从两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即一要确保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二要完善生产技术和提高生产能力。
(2)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一味地追求发展而忽略大自然的承载能力,必然会严重危害子孙后代们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的速率应尽可能少地妨碍将来的选择自由,应该给后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资源空间,这便是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
(3)发展与保护并举。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表面上看是相对立和矛盾的,实际上完全可以相互协调和统一起来,而协调和统一的唯一途径便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决不是要求停止经济的发展,而是强调人类只有进入到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能发挥重大经济效能并获得重大经济利益的新的发展时代,世界上的贫穷和落后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才能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因此,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为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4)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及其以后的必由之路。
2.原则。
布氏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强调了全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遵循以下四个重要原则。
(1)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它的核心是指人类自身的数量繁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总的物质能量消耗量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破坏自身的生存条件,否则,人类的发展则难以为继。
(2)公平性原则(fairness)社会全体成员在利用有限资源方面和享受物质消费品方面应当享有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三是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
(3)共同性原则(common)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完全一致和唯一。它所体现的公平性、持续性原则都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协调性原则(coordination)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又是两个互相影响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应该保持协调和相互调控的关系。
3.特征。
不难看出,由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引申出它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如果不能为社会造福,不能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倒退。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数量的增加,更追求质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能源的节成都理二r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约、废物的消除,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然处在半贫困或贫困状态。可持续发展必须与解决大多数人口的贫困联系在一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与不发达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之一。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目标都不同,但发展的内涵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共享平等、自由、人权、教育普及的社会环境。
尽管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国民总体环境意识漠,有关管理法规的不健全,政府财力物力的限制以及观念、体制缺陷的,致使我国的生态旅游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矛盾和严峻挑战。中,有些是以往开展传统大众旅游所造成的,有些是在目前开展生态旅游的中产生的,有些问题甚至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展,所有这些,从总体上形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在的和现实的问题。
(一)问题。
目前,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引发的资源退化:其二,由于生态旅游是由过去的自然旅游承续发展而来,许多方面存在欠缺与不足,进而引发和加剧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以一f从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1.环境污染。
目前开展生态旅游要面临一系列过去造成的和正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我国保护区旅游现状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川。从污染来源上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旅游供给方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发生在开发建设过程和旅游经营过程中。一是由于缺乏有关生态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在开发中布局不当、规划不合理,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等等,直接导致经营管理的矛盾问题。如在张家界的开发过程中,由于选址不恰当,造成上游旅游设施的排泄物无法不进入著名景点金鞭溪,这就使得景区污染成为无法从管理上解决的难题。二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工程污染成为供给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如大量土石方的开挖、搬移,建筑物对视觉的破坏污染等等。三是在经营过程中,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三废”不经处理进入景区,而系统的自净能力又不能在短期内将它们消化,于是最终形成环境污染。旅游需求方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则主要发生在旅游者的流动和暂时停留的过程中,如超负荷游客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拥挤、混乱和噪音;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如对旅游对象的破坏、践踏、猎捕等等。这些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和固体垃圾的堆积等。
(l)大气污染一方面是跨区域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在旅游地范围内,旅游业的发展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由于游客的大量聚集以及景区内旅游设施燃烧煤炭,大量释放各类有害有毒气体,造成局部污染严重,甚至形成酸雨,毁坏植被,污染土壤和水质,腐蚀破坏人文生态景观等等。例如湘西武陵源风景区内,二氧化硫(502)含量高达0.62m创m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ph值达4.44,出现酸雨酸雾,树林大片枯黄l2j。据统计,我国受酸雨危害的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20%,在开办旅游的保护区中有3%存在空气污染问题,这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危及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持续利用。在重要的生态旅游景观—溶洞内,空气污染也正在不断危害景观的生命。许多优秀的溶洞一经发现就匆忙施工开放,洞口开得过大过长,洞内洞外空气对流加剧,同时由于缺乏对游客流量的有效控制,过多的游客进入洞内,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加速了洞内沉淀物的氧化,破坏了岩溶洞内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内景观过快过早的老化。
(2)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是生态旅游的又一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对旅游资源的不当开发,使得许多旅游地地貌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尤其在主要的旅游设施附近两侧,如公路、宾馆、饭店以及其它娱乐设施等,这一情况更为突出。二是水位的下降,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严重,导致大量水文景观消失或退化。例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每年湖泊水位降低卜30厘米,致使重要的景观黄龙钙华堤已经开始退化、变色川;位于新疆阿尔泰山森林中部的哈纳斯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河谷地貌,如今由于旅游开发管理不当,化学药剂、肥皂、油污等正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原先较多的大红鱼现已严重减少,而大红鱼的食物小白条的数量则剧增,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滇池和太湖现己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大淡水湖泊(当然它们污染原因较为复杂,不仅仅是旅游所致);位于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内的金鞭溪由于上游旅游设施生活污水的排入,原本清澈的小溪遭到污染,岸边的石头也由最初的红色变为黑色。如此等等的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质量和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
(3)固体垃圾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景区设施不完备以及旅游者素质不高所造成的。一些旅游服务行业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便堆积、散布于景区之中,长此以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峨眉山风景区每年产生的固体垃圾达4800多吨,其中绝大部分都未加处理便直接排入景区的溪流之中,造成了严重的固体垃圾污染;四川海螺沟冰川公园内,在通往冰爆布的小路上的每个休息站边都可见到堆有可乐瓶、塑料袋等等的垃圾堆。另一方面,一些旅游者生态意识较差,随处乱扔塑料瓶、塑料袋、易拉罐和各种废物。在许多著名的旅游地如黄山、庐山等,各种垃圾随处可见;在云南五十多个高原湖泊旅游地湖面上飘浮着各种各样固体垃圾,其中80%以上是旅游者随川孙艳红.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色议.北京二外学报,1999,4手乱扔的结果,就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也己出现了固体垃圾污染。
(4)造成噪音和视觉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粗放经营,低水平开发,各类施工过多过滥。例如,在景区内大兴土木,修建各类旅游设施,如索道、宾馆、饭店,一方面造成景区内噪声震天,另一方面与环境景观不和谐的建筑设施又严重污染了视觉景观。景区内短时间过多游客聚集形成人声鼎沸,喧若闹市的现象频繁出现是造成此类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例如20-年“五一”长假,许多景区内游人如织,游道的每一个台阶上都站满了游客,形成了大范围的噪音污染、视觉污染,许多动物被吓得逃之夭夭,改变了常规生活习性,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总之,林林种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严重障碍,制约着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也就是生态资源破坏。从总体上来说,生态资源总是客观地处于变化之中,变化的动因一种是来自生态资源之间或生态资源内部的相互作用,如各类自然灾难、环境变化等;另一种则来自于人类活动的直接间接影响,其中旅游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影响着生态旅游资源的存在,这种影响既有正面作用,同时也存在着大量负面作用。在两种动因中,自然的灾变是作为正常的自然进化过程而存在,而人类活动的正负效应所引起的生态变化则可以通过两条原则来进行判断,即是否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是否利于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演进,照这两条原则,可以判断生态变化是向着生态建设的方向发展,还是向着生态破坏的方向发展。事实上,在目前开展的旅游活动尤其是态旅游活动过程中,有很多是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从总体上表现为对生态资源四大功能即调节功能、载体功能、信息功能和生产功能不同程度的破坏。
(l)对调节功能的影响。生态系统自身的生物组分(物种)成千上万,它们之间按照一定的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营养结构完整、生态平衡状态下,具有典型的食物链关系和符合能量流动规律的金字塔型营养级,信息传递畅通,环境质量良好。同时,生态系统对于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流速、种群数量规模的消长、物种的比例变化,以及非生物环境如气候天象的发生发展等等都具有一系列调控作用。而且,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阐值越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大。具体地说,就是食物网内包涵的生物种类越多,联结种类的环节数目也就越大,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变化,可以由其它通道补偿与调节,而不至于影响到整个系统。例如原始热带森林就不会像温带森林,尤其是人工林那样出现病虫害爆发,但这种自我调控的能力有一个限度即阂值,一且超过限度,调控将失效。目前,人们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己有诸多方面对系统的冲击接近或大于缓冲闽值,对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例如,人类在生态系统内活动频繁,机动车辆的大量使用、景区燃煤、垃圾的堆积等引起大气、水源质量的改变,破坏了非生物环境;又如,人类的一些活动直接影响了生物体的活动,如一些旅游设施的修建,象机动行车道、大型宾馆饭店由于直接修建在离水源近、白然环境良好的区域,因而阻断了生物原来的水源,影响了种群数量的分布,而种群的数量分布又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物流、能流、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破坏到系统的调节功能。
(2)对载体功能、信息功能的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生态系统载体功能和信息功能的破坏最为明显,直接表现为由于游客短期内局部超负荷集中,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有四个层次:基因水平、物种水平、生态系统水平和景观水平,开展生态旅游对载体功能、信息功能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后两个层次,即对生态系统水平和景观水平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指生物圈、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据世界生物保护联盟的估计,各种生态系统平均每平方米有6千克的生物量,其中89%是高等植物,7.4%是藻类、真菌和细菌等低等植物,动物占3.60%。植物多样性是动物多样性进化和保存的基础,动物多样性直接对人类的幸福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有些生态系统的独特性一旦被破坏便无法恢复,也就意味着一类系统的消失。一些地区由于进行旅游开发而导致稀有动植物的灭绝,甚至生态系统的退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在云南禄劝轿子白风景区中,由于兴建旅游宾馆和其它设施,科研生产价值极高的原生冷杉被大片砍伐,损失严重;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山顶冻原地带,由于游客猛增,同时又缺少必要保护,致使这一珍贵的不可再生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野生动物资源方面,乱捕滥杀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更是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在全国保护动物总数(257种)中约占63%的云南,1989一1990年就发生了捕杀野生动物案件178起,损失野生动物829头(只),其中一级保护动物达50头(只)。据有关资料,由于旅游地人口压力,对资源过分开采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世界物种灭绝速度比原来的自然过程加快了约1000倍,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l/4的物种将灭绝,这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幸福。我国目前濒危和受威胁的高等物种数为4500种,其中濒危植物占15%,濒危或受威胁的动物物种为400种ll]。这些物种灭绝必将对生态系统的信息功能(即信息贮藏,信息传递)、载体功能(即基因库)的作用产生严重破坏。因此,任何减少物种及危害种群生长的行为最终都是降低了系统的载体、信息功能,同时导致许多景观的最终消失。
总之,上述生态功能的破坏将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生态破坏的发生所制约,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
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
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国家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
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
年谈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谈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谈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要]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特种旅游,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提要]。
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特种旅游,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独特载体,但目前的现状是红色旅游发展困难重重。本文分析阻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引言。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如下界定:“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精神文化产品,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不仅具有观赏性、休闲性,而且蕴含有政治性、教育性,具有很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功能。
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特色旅游,丰富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内涵。
目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三大类: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以及旅行社。
(一)旅游区因素。
1、可进入性差。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的地理位置大多在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受地理条件、财力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不利因素决定了其可进入性差,尤其是地理可进入性差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样的交通条件难以满足游客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要求。
2、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发展眼光。很多地区的管理者简单的把红色旅游资源当作经济产业来对待,对资源保护管理不力,缺乏全局观和长远考虑,片面强调眼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和社会效益,导致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
3、距客源市场较远。旅游客源市场一般都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地区及城市,而红色旅游区一般地处偏远山区,而且由于基础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在由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之间流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货币和时间成本。
4、缺乏对资源的整合,产品建设单一。大的方面来说,缺少立足全国的规划和统筹,各地红色旅游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缺乏对大环境的考虑;小的方面来说,红色旅游资源没有与当地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仅仅是单独发展,没有形成联动效应。
5、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展示手法单调。红色旅游产品多为战争旧址、伟人故居、纪念馆、纪念碑等。一个地方虽有多处,但展示手法大多雷同,缺乏游客的参与互动,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容易让游客产生枯燥的情绪。
6、发展资金不足。红色旅游区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门票,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红色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红色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要按照保本微利原理合理确定。另外,在上述文件中,特别规定对老年人、现役军人、未成年人及学生等实行优惠,对残疾人、儿童等实行免票;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景点,应对大、中、小学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这当然与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密切相关——红色旅游已成为党和国家开展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这在目前景区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门票来支撑的背景下,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显然是达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而其他的如吃、住、购、娱等方面的收入非常有限,这无形之中制约了旅游区的发展。
(二)客源市场因素。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的绊脚石。
其他类型旅游区(如以黄山为代表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相比,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市场,而且是购买力较强的市场。
2、主要客源来自青少年学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公费旅游的党政机关干部。首先,青少年和老人红色旅游的动机主要是对旅游区、革命先烈的特殊感情,他们给当地红色旅游区的收入贡献是很有限的;其次,部分领导干部到红色旅游区是顶着红色旅游考察为名,到旅游区吃、喝、住、用基本是免单,这些无疑都给红色旅游区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仍然是娱乐歌舞之类。
(一)增强旅游区的吸引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可进入性水平。要充分利用红色品牌效应,积极争取投资,从制约本地旅游发展的食、住、行问题入手,逐步优化提升区位条件。由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殊意义,政府有关部门要增加对红色旅游区的经济投入,完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游客不仅进的来、出的去,而且是容易进、容易出。
2、提升旅游区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旅游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旅游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旅游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加强对现有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以满足旅游区的切实需要;二是通过向外招聘新的有经验的管理服务人才来替换现有的不称职的管理服务人员,以此提升整个景区的管理服务质量。
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开拓新的旅游细分市场。
4、红色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不同的红色旅游区由于其所承载的红色事件不同,其所蕴含的红色旅游内涵也不相同。具体到某一特定的红色旅游区,就是要根据其所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出与众不同的具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消费从根本上说是文化消费。要加强党史研究,结合红色旅游区特有的革命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地域文化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设计推出对市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另外,红色旅游也要注意从文化观光向体验型文化观光转变,通过游客的参与、体验、升华,提高其对市场的引力,让游客愿意接受、乐于接受。
5、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防止红色旅游产品商品化、异质化。旅游目的地的投资和旅游必然给当地的居民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其中有积极的因素,但也有消极的,如投资商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而对旅游区的过度破坏性开发,游客的言谈举止也会对当地居民产生文化冲击,一旦这种过度开发和文化冲击破坏了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那么往后的红色旅游也就很难再继续开展下去了。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要主动担当起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重任,在红色旅游开发利用上起舵手作用,引导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开拓、优化旅游市场。深化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
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目前的红色旅游市场主要是由老一辈革命家、青少年和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构成,其旅游动机多样——老一辈革命家多是源于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情感,或故地重游、或寻找革命记忆;青少年多是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政府事业单位更是将红色旅游看成是党员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些独特的旅游动机,使红色旅游较之普通旅游,对某些特定的旅游市场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但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萎缩,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红色旅游区的经济贡献有限,因此必须深化市场细分,开拓新的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也越来越被世界所了解,对中国红色历史感兴趣的外国人也在逐渐增多,因此红色旅游区也要试着对这一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使红色旅游市场多样化。
特殊的感情在里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2004.12.[2]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6.[3]张群,刘建平等.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11.[4]蔡志明.在楚州举行的红色旅游与发展论坛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应以“红”带“绿”[n].新华日报,2005.11.[5]段迎豪,余炳炎等.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旅游报,2005.8.[6]彭宇.红色旅游也要可持续发展[j].中国旅游报,2004.10.[7]何建民.重庆红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旅游管理研究,2011.1.[8]刘春莲.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视角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2.[9]成娅.试论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红色旅游为例[j].商业时代,2011.3.
以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为整个校园建立的一个管理制度,保护学校的设施和对学生的行为准则的约束,让学生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对于制度的制定是相当简单,但是在长期的执行中,也就不会是想的那么简单,在对制度的执行的时候要有耐心,随时做好监督管理,约束校园员工和学生日常的行为,在对学校日常的管理中,很多老师都在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们只要利用校园建设的潜在规则,把教育思想贯穿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利用校园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校园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二、传统优秀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促进。
传统优秀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主要就是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的获得和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优秀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一)推崇“仁爱”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仁爱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在传统文化里,“爱人”包括自爱、爱人、互爱。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也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互爱是自爱和爱人的逻辑结果。在高校教学中,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随时提醒学生要相互学习,针对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度目标。通过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修养,传统优秀文化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对于同学之间的宽容互助、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强调“重义轻利”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所谓“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利”指功利或利益,主要是个人的私利。对于“重义轻利”就是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义”永远在“利”之上,这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儒家义利观中的精华必须借鉴发扬,当前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而淡薄社会责任、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对于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高校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自觉的以民族国家大“义”为重,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甚至是不择手段。
(三)倡导“自强不息”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自主、能动、永不停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当代高校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塑造学生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悲观、不放弃的精神,让学生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三、结束语。
校园文化文化包括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提高,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然而精神文化就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灵魂,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以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发展旅游业是一个让国家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而旅游在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权力。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把旅游业发展为一个既能推动国际认知与了解又不破坏文化的产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是指在自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游客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体(旅游社、饭店、旅游交通和各类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活动而产生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旅游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城,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特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定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1.旅游文化指导着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坚持旅游文化的指导作用。缺乏旅游文化指导的旅游开发,容易造成旅游地资源品位和格调的下降。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旅游是赏心悦目、愉悦身心的过程。在其带给人们美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寻求的是一种心灵互动的过程。失去了这种功效,旅游就会变成徒劳。而文化恰恰是构筑旅游产品深度与魅力的核心,它决定了旅游的内在底蕴,将旅游产品从一个简单的自然外形升华为具有欣赏品位的艺术生命体。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旅游管理论文)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推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虽然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还是属于粗放型发展。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要“因地制宜”
在美国,27%的人每年要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为了增加文化旅游的项目,美国的许多城市大力开办文化旅游点。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每年有大约3700万人参观这里的迪斯尼乐园,制片厂和海洋世界。当地的美术馆、科学中心、影剧院、乐团、芭蕾舞团都成为奥兰多吸引游客的文化项目。精明的奥兰多人甚至还想出了借助外国文化传统扩大旅游收入的点子,举办了为期四个半月的中国帝王陵墓出土文物展览。由此可见,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不管是固定旅游吸引物,还是流动旅游吸引物。它们之中都蓄积着巨大的可供旅游业利用的文化势能。
3.提高旅游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度。
没有个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是没有市场延展性的产品,会被浩瀚的旅游市场所淘汰。旅游文化精品不仅能提升旅游城市和企业的品质,其本身也构成新的旅游吸引力。打造四季不同的景区景点,突显集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景区,利用在全国绝无仅有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如何把历史的静态的东西,把死的东西让它动起来,让它活起来,让现代人通过历史文化的传递达到旅游的升华,这不仅是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也是知识界、文化界和旅游界探索的要点。
4.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设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品位。
四、总结。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将促使旅游业走向成熟并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使之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
[2]谢鹤林。我国旅游的文化特色[j].旅游学刊,1998(3)。
[3]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3)。
[4]王东。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文化旅游[n].北京日报,-6-26.
[5]孙克勤。世界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金华市技师学院)。
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青海地方文献资源开发
摘要阐述了西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对地方旅游业的作用和对旅游文化的形成及影响,并提出了开发文献资源的策略。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新时尚。人们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满足其对文化信息的需要。在全国乃至世界着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大气候下,西部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正转变观念,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依托西部民族地区深厚文化底蕴,仰仗地区奇特优美的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地方旅游产业。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是西部各民族人民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地方之百科和民族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此本文就如何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服务于地方的旅游经济,以及就地方文献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如下探讨。
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其整合目标,应是在龙舟文化的主题形象指导下进行资源的联合开发,做到主题突出、彰显特色。
艺术体育旅游产品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处于不同时代,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但能优势互补、互为依托,服从于龙舟文化、龙舟精神这个主题的旅游资源进行多元整合,以减少竞争加强合作,提升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促进汨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二、整合原则。
(一)突出独特性原则。
“特色”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一个地区旅游开发发展的生命线。
龙舟竞渡在我国江南水乡是比较普遍的,汨罗的龙舟文化旅游资源要在群芳中脱颖而出的话,还得在“特色”二字上下功夫。
要突出汨罗龙舟文化资源的“源”与“原”的特色,强调其千年之“源”与“原”汁“原”味,把龙舟文化打造成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而,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在开发中,突出汨罗地方特色,树立精品意识,多层次、多角度、多色彩地生动形象地展示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内涵。
(二)突出主题形象原则。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档次的提高,主题旅游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无主题旅游。
那种把彼此毫无联系的几个景点强行纠结在一起,让游客在互不相干的景区之间来回奔波的旅游项目,已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摒弃。
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旅游开发更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题。
主题是一个旅游区的生命,没有主题的旅游区,游客看了之后就不会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同样要突出“龙舟文化”的这一主题形象,那么区域内旅游资源就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整合,以打造龙舟文化旅游形象品牌。
推进旅游资源整合进程,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和线路,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在海内外市场上树立龙舟文化独具魅力的旅游形象。
(三)强调文化内涵。
文化是当今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开发注重的是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在旅游资源规划整合的过程中要做好“文化”文章。
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渊源、历史变迁、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民情、遗迹遗址、节庆活动、文物特产、名人轶事等资料是龙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首要工作。
因而,设计活动项目既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避免迎合部分游客心理而落入低级俗套,又要使人们易于乐于接受并参与体验。
(四)以市场为导向。
开发文化旅游关键是要引导不同文化群体从不同角度欣赏旅游文化,绝不是鼓励“孤芳自赏”,而要善于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得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综合效益。
规划时要充分调查市场需求,选择目标市场,开发出受市场欢迎、适销对路的龙舟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是越来越受到旅游者欢迎的一种旅游形式,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汨罗文化旅游资源这一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形式,必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民族或地域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珍贵,一旦破坏,便不可能再恢复。
因而,要注意保存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因子,是“楚文化”的活化石。
汨罗旅游管理部门成立时间较晚,管理理念落后,一度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缮。
今后要改变被动的政府保护,通过主动的经营性保护,改善经费拮据等问题,达到以发展促保护;改变以往静态的维持保护,通过形式多样的动态的风情繁衍,以活化促传承。
旅游管理部门应大力提高管理水平,把握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度,既不能无所作为,使一些无形文化旅游资源面临快速枯萎的现状,也不能过度地商业开发,否则使文化变味,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
要在全面保护龙舟文化区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前提下,精心整合,开发和保护并重,实现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杨罗生.竞渡本招屈考―兼论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其文化意义[j].云梦学刊,,27(6):48~52.
[2]刘石林.汨罗江畔屈子祠[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青海地方文献资源开发
《图书情报工作》1989年第6期发表了邓小夏同志的《亟待开发的情报源――地方文献》一文,文章从地方文献内容的区域性、史料的翔实性、百科性来说明地方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并针对我国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意见,使人颇受启迪。但是,综观“四个意见”总觉得还有些言而未尽之处,或者说讲得还不那么彻底。本文愿就这个问题继续做一些探讨。
一、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与地方文献目录工作的关系。
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一是要强化地方文献情报资源的管理系统,各级各类图书馆要加强地方文献的基础工作,丰富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改变地方文献资源系统结构单一的局面,采取多形式,运用多途径,丰富地方文献资源收藏。二是要加强对地方文献情报的研究,加工整理,发掘工作,开展智能服务。三是强化地方文献情报的传递系统,要形成多流向、多类型、辐射能力强,纵横交错的地方文献情报传递网络。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对地方文献情报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地方文献信息库的建设,形成既为地方史志研究服务,又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服务的联结国家和地方各级图书馆,各专业系统以及各机关单位图书情报资料部门的地方文献信息检索网络。保证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地方文献目录在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家知道,所谓地方文献情报是指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并不是指地方文献实体本身。因此,所谓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实质上是指研究发掘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把这些知识内容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传递给读者,达到服务于四化建设的目的。从地方文献目录本质上讲,它是把地方文献的知识内容经过分析、加工、浓缩、著录成条目,再按照一定的检索标识编排组成目录,形成为地方文献信息传递的通道。为了有效地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当前在我国地方文献工作中,应该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强地方文献目录建设,逐步实现地方文献目录工作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应从地方文献目录学的理论研究入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把地方文献中的各种有用情报加工浓缩,编制成各种形式的目录、索引、指南,形成手工检索的目录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它们输入电子计算机,形成机读目录,并逐步按地区、按系统形成地方文献信息(目录)中心,通过联网检索,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文献信息网络,使地方文献目录具有全息功能、放大功能、检索服务功能和情报咨询功能。
所谓全息功能,是指由于地方文献目录可以冲破时空限制,把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分散在各种类型图书馆以及其它各有关单位的地方文献情报集中到一起,加强情报之间的联系,扩大情报量,它相对于孤立分散的情报单元讲,就具有了全息功能。所谓放大功能,是指通过地方文献目录,把跨越时空的地方文献情报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有序化的整体信息。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信息网络具有其放大功能。目录的检索功能,是地方文献目录的基本职能之一。通过地方文献目录提供的线索,可以查寻出所需要的地方文献,进而通过地方文献目录,对读者进行查寻地方文献给予指导,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地方文献目录的咨询服务功能。
二、信息一体化管理对地方文献目录的要求及其对策。
这里所说的信息一体化管理,主要是指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其中主要又是指图书情报资料的一体化。所谓一体化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书、情报资料实体一体化,另一个是指它们所包含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在历史上基于图书、情报资料的共源性,经历了长期的实体共同管理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图书情报资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阶段。由于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共同联系,诸如二者在内容、载体材料、作用、管理方法和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基本相同等。同时也由于二者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文献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在一些机关图书室,地方综合性图书馆,尤其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已逐步建立起管理图书情报资料的信息中心,实现了二者一体化管理。这是发展方向。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收藏地方文献,不只是当地图书馆的任务,当地的档案馆、博物馆、文物所等也都要部分地收藏地方文献。所以,全面实现地方文献实体材料的共同管理是很难以实现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采取图书、情报、档案、文博等部门所藏地方文献所含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可以使上述有关部门所藏的地方文献的实体材料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地方或部门,而把他们所藏的地方文献的知识内容浓缩后,贮存在文献目录或电子计算机信息库中,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目录和信息库。进而建立文献信息的检索服务中心,形成全国的、地区的、专业系统的、基层单位的不同层次的检索网络体系,这才是地方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形式。而建立检索网络体系的主要工作,正是目录工作。
地方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对地方文献目录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协调图书、情报、档案、文博等部门所藏地方文献目录学理论。在地方文献目录学原理与地方文献目录工作的原则与技术方法方面,要互相借鉴,发展图书、情报等部门在理论指导方面的一致性。使图书、情报等部门在地方文献目录检索语言方面通用化。
其次,要加强地方文献目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统一文献目录工作的标准,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了《文献著录总则》、《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等一些标准。根据这些规范标准,条目的著录项目、标识符号、详简级次、著录格式等基本内容,在图书、情报部门已基本趋于一致,目录的组织原理与方法也基本相同。这就在文献目录的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共同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地方文献目录的标准化是必须大力提倡的。从图书、情报部门来讲,为了适应地方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的需要,今后在组织地方文献时,应该尽可能少编那些不规范的地方文献目录。
再次,是要逐步建立地区性的、专业性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先可以由比较重要的专题开始,分别编制图书的、情报资料的、档案的、甚至文博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也可以按专题打破图书、情报资料、档案、文博的界限,打破地区界限,编制更高层次的联合目录。
第四,是要联合建立地方文献信息库。即按照标准化要求,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编制本系统的地方文献目录,形成不同层次的地方文献目录体系。然后按专业系统,科学设立并编制统一的软件程序,输入计算机,形成图书、情报等部门贮存、检索和利用地方文献的信息库。也可以按地区统一编制图书、情报等部门的有关地方文献目录的软件程序,以标准化要求输入计算机,形成地区性的地方文献信息贮存、检索利用的信息库。将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形成全国联机检索的信息网络。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地方文献目录体系的建立将产生重大影响。
〔出处〕图书情报工作1991(2)。
湖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旅游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既存在着由于经济落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存在着现代化本身引发的新的环境问题,因而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所以要确保地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扬州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良好,具有优秀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业要素,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明显的社会、自然和历史等优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教育等在省内也位居前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开放形象,不仅可以发展一般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还具有开发商务旅游、专项旅游(包括修学旅游、节庆活动等)等要求较高的旅游形式的条件。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网纵横,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优美。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为度假旅游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省级森林公园等无工业污染、无城市喧闹、具有大面积的绿色氛围和自然野趣的旅游地,具有开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旅游形式的条件。
(三)人文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中国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众多。扬州旅游体现着历史的延续,自春秋、而汉唐、再明清、而至今,脉络完整清晰,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
发达的交通缩短了扬州与其他省市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一些交通设施作为旅游资源正在进行开发。在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众多,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结构性污染和资源破坏性开发,政府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存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旅游地居民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滞后;四是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区(点)或旅游地域开发深度不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五是部分旅游区(点)开发文化层次较低,品位不够;六是扬州各地旅游发展差异日益突出,不利于旅游业的总体发展。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要求。
全市到要将旅游业从三产的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不但要实现产业份额量的突破,并且要实现产业发展质的突破。
到,要将扬州市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旅游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国内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5。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的中,必须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以下要求: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资源不断增殖,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维护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5、保证已有旅游资源持续的利用价值。
(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扬州市社会、经济国土资源开发较早且覆盖面近百分之百,可供进一步开发的后备资源匮乏,造成全市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再生、优化、增殖的余地比较小,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作保障,发展旅游业必须优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要协调、配套。
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青海地方文献资源开发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人士探讨已久的问题,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以避免资源的重复收藏仍旧是图书馆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拜读过的许多文章都提出建立这个网、那个网,由于想法和做法都大致相同,因而造成大量的数据库内容雷同和重复。与其如此,还不如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各自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网的建设。如果各地区建设好本地的特色数据库,通过专家评估和鉴定认可,我想雷同和重复现象将会大大减少。另外,各地建设好自己的特色馆藏将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因此,如何加强本馆特色馆藏建设,更好地为本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是笔者在文中想谈论的主要问题。
1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环境的现状分析。
以1990年北京图书馆正式对外发行机读目录产品为标志,开始了我国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共享。1993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又建成了第一个地区性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islais;中科院系统的文献资源网络形成了该系统的资源共享网络基础,直到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先进局域网―――中关村地区教育科研示范网(ncfc)也已开通运行。另外,一些文献资源网络如cernet等均与因特网实现了联网并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1]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文献资源共享环境不容乐观,目前尚存的诸多不利因素(如发达城市与落后地区的巨大差异等),严重影响着文献资源的共享。主要有:(1)我国文献资源的收藏整体水平不高,重复收藏、闲置浪费现象严重;(2)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经费紧张的问题。这主要是经费投入的涨幅低于书价的涨幅所致;(3)低效、传统服务手段的落后,增加了检索的困难,难以了解库存情况;(4)各馆没有采用统一规范的系统,各自独立建库,网络建设仍处于“单干”的局面,检索范围仅限于本馆馆藏;(5)书目数据库质量不高,各馆没有建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即便是有自己特色的各馆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不协调的问题。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文献资源共享,要想在短期内都得到解决,对于我们中小型图书馆来说是不现实的。如何寻找有效途径,尽快适应文献资源共享环境,才是我国中小型图书馆必须考虑的问题。
2建立特色馆藏是我国中小型图书馆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大型图书馆不同,我国中小型图书馆普遍陷入了经费紧张的困境,因而不可能像大型图书馆那样实行“藏用结合”的原则,而是坚持“藏以致用”的方针,利用有限资金,建设、开发各自的特色馆藏,联合本地网站,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样,不仅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特色服务,同时也可为各地需要此类文献者提供服务,为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打好基础。
特色数据库是根据特色文献资源开发的具有独特内容的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就是特色数据库的一种。它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资料集成一库。[2]我们中小型图书馆要想得以发展,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好特色数据库,实现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从共享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各馆的'特色馆藏,就没有其它馆的存取,因而,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建设特色馆藏,开发特色文献是中小型图书馆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我馆是一所地处湘南边陲、潇水之畔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近10年来,我馆通过多种途径(如直接与李达的夫人石曼华女士联系,得到了石女士赠送给我馆的有关李达的珍贵文献资料)重点收藏了许多地方文献。先后成立了零陵文化研究室、永州名人资料室、永州地方文献资料室,系统收藏了康熙、乾嘉、光绪年间的《永州府志》、《零陵县志》等古、近代史志以及现代的各县县志和其它专项志。除地方志外,我馆还刻意收藏了有关永州名人(如柳宗元、怀素、何绍基、杨万里、李达、陶畴等人)的系列文献资料。另外我馆收藏了中南民族学院宫哲兵先生在江永县境内发现的一种女性奇特文字资料《江永女书》。当这一发现公布于世后,世界为之震惊,外地学者纷纷前来考察研究。如德国一语言学家和清华大学的赵丽明女士等专家学者专门到《江永女书》发源地上江圩、铜山岭等地考察研究。近几年来,利用我馆的地方文献,永州市先后两次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性的柳学研讨会。1990年,全国杨万里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馆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室,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并编制了专题索引,被收录进《映日荷花别样红―――全国杨万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得到了广大专家和研究者的好评。1992年市里举办怀素书法研讨会,我们又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碑帖书法资料及史料。1993年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摄制组来到永州拍摄系列专题片,我馆与市馆及时为摄制组提供了大量有关柳宗元的系列文献资料。1998年,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对我馆评估检查,专家组对我馆的“永州地方文献资料室”、“零陵文化研究室”、“永州名人资料室”非常感兴趣,称之为“特色菜”,并鼓励我们继续保持和不断加强。1999年我校中文系成立舜文化研究室,研究点就设在我馆的零陵文化研究室内,我们的地方文献资料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笔者也有幸被特聘为研究员之一。2000年我市在宁远县九嶷山举办祭舜暨舜文化研讨会,我馆又为该次活动提供了大量资料。正是由于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引来了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胞和一些驻外华侨来九嶷山寻宗祭祖,从而扩大了永州古城的影响,加强了我市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我市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市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古城,蕴藏着丰富而悠久的文化遗产。例如玉蟾岩稻作文化,楚越文化,瑶文化,柳宗元、周敦颐、怀素、何绍基、杨万里等名人文化,《江永女书》文化等等都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如何开发这座文化古城?首先必须了解这座古城。因此,我馆为市、区领导提供了大量的地方史料,根据这些方志史料上的记载,市里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计划建设以潇水河为纽带,以竹文化为特点,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永州景点;以舜文化为特点,修复舜庙为主体的九嶷山景点;以佛文化为特点,避暑山庄为主体的阳明山旅游景点;以瑶文化为特点,江华瑶城为主体的瑶寨景点等四大块旅游景点以及以祁阳浯溪、道县月岩、东安舜皇岩为旅游风景区的三小块旅游景点。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我市基本形成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系列旅游。同时,“永州八景”也已按史料文献记载基本得到复原,柳子庙、舜庙、文庙等庙宇寺院也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其中柳子庙已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书法家怀素的故居绿天庵,也恢复了原貌,还修建了以怀素命名的“怀素公园”,并举办了“首届经贸会暨怀素书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融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以书法牵线,经贸结缘,把发展现代经济与弘扬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展示了我市的瑰丽风光和古老的文化,又显示了我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
虽然我们的地方文献为市领导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同时,也为我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这座文化古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地处偏远,我们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我们的特色馆藏尚未联网。因此,外界对永州的了解还不是很多,许多到过永州的外地人都说:以前不知道永州,有关永州的资料也见得不多,一直以为那是一座荒凉的古城,来过永州之后,才知道,永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乃是一块有待开发的文化宝地。由此笔者想到:永州需要宣传,我们的地方文献需要融入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青海地方文献资源开发
1.1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丰实的旅游资源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是指西部民族地区各类文献的总称。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情况,再现了西部民族地方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形式上划分,它可分为资料性文献和实物性文献:前者以文字或图籍形式留住了西部各民族的历史;后者则以实物形式直观形象地将西部各民族文化艺术展现于眼前。
这两种形式的文献不仅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和民族地方文化风采,因此,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如贵州的“贵阳花溪镇民俗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献、三峡的碑刻,前来研究观赏者不计其数。又如湘西州图书馆、博物馆、湘西吉首大学图书馆、民族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文献和文物,尤其是著名画家黄永玉作的《湘荷白鹭图》等巨幅字画和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手稿的特色馆藏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专家和文人学者前来研究、观赏。有的实物文献如湘西州铜柱和新近出土的里耶秦简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前来考古、旅游观赏者络绎不绝,这些文物、文献为西部构建了一座庞大的民族历史文化博物馆,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1.2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的考证依据西部民族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的内容,所以,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对民族地方志、州志、县志等地方民族文献的挖掘、整理、开发,已成功地发掘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为地方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从湘西地方志记载考证得知凤凰古城有唐明清朝代的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有始建于唐垂琪2年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始建于明代的凤凰南方长城、乾嘉苗民起义遗址,通过对这些记载史料的开发利用,打造出了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品牌。保靖商周文化遗址,修建于南宋现保存完整的土司王朝故都的永顺老司城及草创于元朝的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清嘉庆十年为纪念唐代“诗家王子”五昌龄而建的黔城芙蓉城等,这些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类文化遗址开发都得益于民族地方文献的史料记载与考证。所以说民族地方文献的史料价值在开发旅游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3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包含丰富的知识信息,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宣传途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挖掘和开发,派生出新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宣传。这样,才能使旅游者不断地获得新的感受,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满足其旅游消费的需要,同时,也可确保旅游产业市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保存、揭示和传递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知识信息,包含着巨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蕴含着无限商机。如对该文献进行专题整理和挖掘,完全可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如依据湘西文史资料、地方县志、民族志等文献,通过对苗族、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出的“四月八”歌会、“赶秋节”、“社巴节”等,通过对沈从文资料研究推出的“从文文化艺术节”;又如依据云南纳西古文字推出的纳古古乐、依据傣族的风俗推出的泼水节、依据贵州侗族歌谣而创作的侗族大歌等等。这些通过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发掘出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不仅丰富了旅游资源,而且还成为地方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和当家旅游项目。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不但可为开发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宣传媒价作用。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包含、揭示并传递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知识信息。读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可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旅游推介信息,这样不仅可激发读者的旅游兴趣,也可启发旅游开发者的智慧,对地方旅游的推陈出新和对外宣传都起到了积极作用。